三 城市建设
近年来,该市城市建设工作狠抓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城建事业的各项管理,使城市建设和环境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到1992年底,市区道路总长126公里,总面积102万平方米。人行道总面积15.9万平方米,路灯1506盏。淮河路、铜官路、北京路均为三道板路面,快慢车道间建有绿化带。市区主干道都有排水设施,地下排水道总长50公里。建有排涝站6座,装机总功率822.5千瓦,园林绿化,除调整充实天井湖公园、板栗山儿童公园等园内设施外,全年植树4万株,生产各种花卉盆景8887盆,市区公共绿地面积达26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8%;市区拥有6座公园和一批小游园。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全年完成生活垃圾、粪便清运1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14.4万吨,处理率达80%。环卫清扫面积98万平方米。城市雕塑从无到有,先后建成了商周青铜壁等5座雕塑。
市自来水公司有3座自来水厂,自来水供应总量8357万吨/年,其中生活用水1581万吨/年,供水普及率达98%。
煤气公司现有两座5.4万立方米煤气柜和一座高炉气净化系统,供气总量2726万立方米/年,煤气日供应量5579.9立方米,其中家庭生活用管道煤气量2584万立方米。气化率达72.2%,全市现有管道煤气用户4.8万户,用气人口21.6万人,年人均生活用气162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用户3000户左右。
公共交通:全年客运总量2033万人次,营运线路8条,营运线路长度135公里。公交公司投入公共汽车81台,小公共汽车12台,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4.8标台。
从1980年起,房地产业和住宅建设发展迅速,已开发和改造了长江新村、人民新村、幸福村等30多个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总面积达1300多公顷,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已达6.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面积18.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