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小腿三头肌挛缩
先天性小腿三头肌挛缩是由于比目鱼肌肥厚,肌止位置极低,或有副比目鱼肌而产生的跟腱缩短畸形。正常幼儿开始学走路时常用足尖行走,但一般在3~6个月后可达到正常的跟-尖步态。但病儿仍用足尖行走,勉强作跟-尖步态,则产生膝反屈,行走困难,步态笨拙。在跟腱处可摸到肥厚的比目鱼肌。无任何神经系统或体征。幼儿主要用保守治疗,每日将跟腱被动牵伸数次,夜间用石膏托或夹板维持于中立位。挛缩较固定者,可用多次小腿管形行走石膏,在足底石膏前部加横杆,逐渐矫正,每2~3周更换一次。拆除石膏后,继续加强背屈肌锻炼。6~8岁后,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行跟腱延长术,同时切除比目鱼肌的低位肌止或切除副比目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