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黎明的通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抒情诗。艾青著。1941年初写于延安。后收入诗集《黎明的通知》,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体“黎明”,是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安慰,象征着民族解放人民翻身的新时代的到来。全诗通过“黎明”向诗人呼唤而展开。开头,黎明呼唤诗人起来,请他把自己将要到来的消息通知人们。接着,黎明借诗人之口向人民群众发出号召,要求人们来迎接光明,展示了工农兵群众欢迎他的到来的沸腾情景。最后,黎明再一次请求诗人通知人们黎明就要来到,表达诗人对于抗日战争必将胜利,光明的中国必将出现的坚定信念。情景和哲理和谐统一,诗的意境壮阔深邃,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生活是多么广阔 泥土的梦 ☛ 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艾青著。1943年5月桂林文化供应社初版。文学创作丛刊之一。收《山城》、《冬日的林子》、《愿春天早点来》等诗33首。1944年8月改由桂林诗艺社出版,易名《愿春天早点来》。 ☚ 向日葵 泥土的歌 ☛ 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艾青作。写于1942年春天。收于1943年5月桂林文化供应社版诗集《黎明的通知》。艾青“渴求光明甚于一切”,喜欢写“黎明”、“向太阳”、 “火把”这类歌颂光明的题材。而到达延安后,他才真正找到了“真实的光明”,于是写下一系列正面歌颂革命的佳作。在历史处于转折关头,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预见性,以革命人的各义向世界郑重宣告:久已盼望的光明必然到来,民族黎明的时刻为时不远了。诗里的“我”即黎明,给抽象的事物赋予形体,这是艾青向来的主张和他诗作的特点。如“我从东方来”和“我将带光明给世界”两节诗,把“黎明”形象化,是画龙点睛之笔。用“通知”的方式传播一个历史性的信息,构成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中写了让每一扇窗子、每一个篱笆都打开,让一切因战乱流离的难民,一切热爱生活的人们,都唱歌跳舞迎接黎明的来临,这是对广大人民寄以无限的同情和希望,暗含着要求他们起来反抗黑暗,创造自由幸福的明天。本诗是艾青延安时期的代表诗作之一,格调明朗欢快,语言朴素自然,采用了二行体的陕北民歌的形式。它也是作者对新诗走向民族化的新尝试。诗中减少了以前的忧郁气氛,用的是一种愉快地走向春天的音调。 ☚ 哭亡女苏菲 我用残损的手掌 ☛ 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liming de tongzhi现代诗歌。作者艾青。创作于1942年。在抗战极艰苦的1941年,艾青毅然从重庆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他感受到解放区的温暖幸福,看到了黑暗后将是黎明,深信革命一定会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因此诗人写下《黎明的通知》,呼唤全国人民准备迎接胜利的曙光。 ☚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