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试裂齐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试裂齐纨

试裂齐纨

见《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这是扬州歌童在西门庆书房唱的一组四季词,共四首,分别吟咏春、夏、秋、冬的景色以抒发作者心中郁积的情感。
第一首,是咏春词。词的上半阙是描写春景。开头两句,点明时间是春天。以下几句描写了万紫千红中的一幅春牧图。浅草青青,平铺原野,牛犊在悠然地活动。牧牛者手拿着经书骑在牛背上全神贯注地读。他们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灵感,试图创造新的杰作,但这是徒劳无益的。词的下半阙是描写人生追求现世享乐的思想。开头几句,承接上文,言富于文学和音乐天赋的士人,一心苦读圣贤书,但仍然难以超越前贤,还是回到现世的享受中来吧。阳春,是指典雅的音乐,高唐,系指楚国宋玉的《高唐赋》。它们都是文学人士的杰出作品,受到后世的仰慕。
“一代风流夸好事”以下几句表现了作者的这种人生理想。他运用了“夸”、“脍炙”、“争录”、“羡”、“足”等话,极力赞美它,富于艺术感染力。综观全词:作者所要表现的是“科举”与“风流(也即现世享乐)的矛盾。鄙弃和反对科举取士,提倡和追求现世享乐,正是晚明的时代精神。当时的人们大都视科举为“贱业”,而认为现世享乐为“风流”。此诗为士人指出了一条追求现世享乐的人生道路,有启迪意义。它在艺术上也呈现清新、恬美的特点,十分耐读。
第二首,是咏夏词。词的上半阙描写夏天田园的美景。开头两句,点明地点在“郊原外”,从诗中的景色描绘来看,显然是夏景。以下几句具体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群山环抱,溪水淙淙,田连阡陌,黍绕柴门,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词的下半阙描写的是农家夏耕图。老人扶犁,穿过山丘;儿子耕耘,妻子送饭。一番劳作后休息在绿荫村下,何等舒服、适意。结句“村田乐”一句,字字千斤,点明词的主题。尤其一个“乐”字,是全篇的“词眼”。《豳风》,是《诗经》中描写农家乐的著名篇章,词人于此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幅农家的夏耕图,显然很“羡”盼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和这小说五十四回中李铭、吴惠所唱的《小梁州》曲中的“归隐山村”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参看“门外红尘滚滚飞”条。
第三首,是咏秋词。词的上半阙是描写秋景。开头两句是概述,叙美丽的秋景犹如一幅优美的丹青画。以下几句是具体描写秋景之美。在名山胜水之间,隐现着“绿蘋红蓼”,十分夺目,它点缀着秋景,分外妖娆。溪水边,身披短蓑的渔翁在捕捞,网中鱼儿跳跃,金色的鳞光在阳光下闪耀,此情此景,多么令人神往!词的下半阙描写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意中人的杳无音迹,不禁黯然神伤。全诗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浑然天成,颇引人入胜。
第四首,是咏冬词。词的上半阙是描写冬天的美景。作者从广袤的“四野”写起,再到“茅屋”,又到屋内,由远及近,从外到内,通过视角的不断转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冬景,并把它“写入画图中”,真是娱人心目的赏心乐事。词的下半阙是抒情,表达了追求人生享乐的思想。一开始,作者就提出了追求富贵的问题,认为它是“天之禄”,应该取之,但又担忧过分的追求会带来祸患,“惧盛满”说的就是此意。对于科举仕途,作者认为非己之长,故此路不通。他追求的是“乐桑榆”和“颜如玉”。此词呈现的思想精神,亦和晚明文坛上的进步新思潮相契合。在艺术上以语言洗炼、明快见长,颇见功力。
这四首“四季词”,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描绘,宣扬了追求人生现世享乐的思想,这和小说的思想主旨同调,是当时市民们真实思想的忠实记录。在艺术上,皆为上半阙写景,下半阙抒情,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俱见独到的功力。它们组合在一起,由扬州歌童反复咏唱,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引的那后边娘子们,吴月娘、盂玉楼、潘金莲,李瓶儿都来听着,十分欢喜。”

☚ 千里不为远   斗积黄金侈素封 ☛
000032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