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粪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粪管

(二)农村粪管

1.粪缸管理。上海郊县农民历来各户自设粪缸贮粪,多数设在河边、宅后。1951年秋,青浦县任屯村为防治血吸虫病,动员群众迁移河边粪缸并加盖封,杀灭寄生虫卵,这是郊县最早的粪便管理。从此,结合血吸虫病的防治,普遍开展了迁移河边粪缸,搭棚加盖,专人管理的粪管工作。1959年,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共有59.5万余只粪缸集中管理,清洁员2.3万人,做到洗马桶不下河。以后几度起落。1980年后,农民又自设粪缸,全郊县农户粪缸又逐年增至120万只,其中在河边19万只。1989年,市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农村粪管技术指导组,对粪管工作进行指导、培训、科研。同年实施粪缸搭棚加盖和河边粪缸迁离河岸工作。至1996年,95%以上的粪缸搭棚加盖,迁离河岸。
2.建造三格无害化粪池。1958年,川沙县严桥公社建卧缸式沉卵发酵池, 开展粪便无害化处理, 市卫生局召开现场会推广。1964年, 南汇县周西公社建造大三格的沉卵式发酵粪池 (即无害化粪池), 一个生产队1~2只, 实行集中管理, 专人倒洗, 并逐步推广。1965年, 9个郊县 (除崇明县) 共建大三格无害化粪池700余只, 以后列为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和消灭标准的内容, 至1985年底, 全市消灭血吸虫病时,郊县共建三格无害化粪池18 000余只。
3.农户改厕。农户新建住宅, 室内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据调查, 大多不符合卫生排放要求。1990年, 市粪管技术指导组研制了节水型马桶、配套中三格粪池的家庭卫生厕所, 在部分县试点后, 基本符合卫生要求, 当年推广, 逐步发展。1992年10月, 为加快农村改厕步伐, 农村粪管工作由市爱卫会委员部门市环境卫生管理局直接管理。根据全国爱卫会的部署, 本市先后制订了 《上海市1994—1995年农村粪管改厕工作计划》和 《上海市农村粪管改厕工作 “九五”规划》。自1995年起, 每年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市政府年度实事任务, 市、县财政给予专项补贴。全市改厕工作迅速发展, 到1996年, 全郊县已有76.47万户建造农户卫生厕所, 普及率为57.43%。

☚ (一)发展历程   (三) 改善饮用水, ☛
000101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