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粮食管理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粮食管理所

(二)农村粮食管理所

农村粮食管理所是国家粮食部门设在农村乡镇一级的粮食管理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粮食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本辖区的粮油购、销、调运、储存和加工等项工作,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服务。
1.初创时期(1949—1957年)。1949—1953年,国家在农村重要区、镇政府所在地设有粮食“仓库”,一般集镇设有购销站(点)或粮油交易所,分属财政、供销社和工商部门领导。1952年底全省3 673个集贸市场上国营和供销社共建粮油购销点4 079个,开展粮油吞吐业务,平抑粮价。区、镇粮库负责公粮征收、储存和支拨。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河南省粮食厅和各市地县粮食局,实行政企合一,各区镇粮库在县粮食局直接领导下广泛开展粮油购销业务,并委托各基层供销社下属的购销点开展代购代销。1955年供销社经营粮食的网点、人员、财产全部移交给粮食部门,各区设立粮食管理站,全省共设区粮食管理站1 145个。业务量较大的站,下设若干购销站、保管点,在较大集镇或交通沿线的粮油集散地设粮食交易所。1956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和变更,全省各县对基层粮食管理所和下属购销站进行了调整,按乡设立粮食管理所,按业务实际调整下属购销站。
2.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年)。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建立和粮食管理体制下放,撤销了原按乡建立的粮食管理所,改按人民公社建立粮食部,下设粮食管理站,隶属人民公社领导。1959年根据中央指示,将原下放给人民公社的粮食机构收回,重新按公社建立粮食管理所,下设购销站,由县粮食局统一领导。1964年全省共有农村粮食管理所1 147个,粮油购销点2 143个,农村粮油交易所1 695个,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粮油管理经营网络。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一些农村粮食管理所创办一批小型粮油加工厂,代农加工粮油;一大批粮食管理所向农村传授保粮技术,开展代队(生产队)储存粮油。1976年全省代队储存粮食3.93亿公斤,占当年全省集体储备粮7.58亿公斤的75.8%。
3.全面振兴时期(1978—1995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议价粮油业务得到恢复和发展,饲料工业和粮油食品工业迅速崛起,粮食部门开始打破经营单一的局面,逐步实现由单纯管理分配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特别是90年代初,粮食价格放开后,为转变职能,转换经营机制,一些地方粮管所易名为粮食经营管理所或粮食经营公司,立足粮食,本业为主,拓宽领域,多种经营。90%以上的农村粮管所大力推行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为主要内容的“两代一换”业务,并向下延伸“两代一换”服务网点11 98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5.8%;全省参加代储的农户638.77万户,占全部农户的36%;兴建改造小型加工厂2 493个,购置服务车辆4 308台。到1995年底,全省粮食部门共有农村粮管所2 178个,职工84 381人,占全省粮食系统职工总数的1/3,农村粮油交易所2 000多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实力比较雄厚的农村粮油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农村供销社   二、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 ☛
000039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