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村有线广播节目设置 (二)农村有线广播节目设置农村有线广播的节目,是根据有线广播的宣传、教育、娱乐、服务等功能而设置的。主要包括两大块: ❶转播中央、省、市(地)电台的节目; ❷县台、站自办节目。 1. 转播节目。有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 省电台第一套节目中的《新闻》节目。有的还转播市、地电台的节目。各县、市台、站根据需要,还有选择地转播中央和省电台的其它节目。转播节目的时间一般占全天播音时间的40%左右。 2. 自办节目。山东省各县、市有线广播电台、站的自办节目,主要包括新闻类节目、专题类节目、服务类节目和文艺类节目等。 (1) 新闻类节目。县级台、站自办新闻节目,有的叫《本县新闻》,有的叫《新闻节目》,还有的叫《今日新闻》。播出时间,大都是早中晚三次播音,每次10—30分钟,全天新闻节目时间为1小时左右。也有的只有早晚两次新闻节目,每天的新闻播音时间在45分钟左右。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一些县级台、站在自办新闻节目里,增加了连续报道,现场报道,批评报道等,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了可听性,提高了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 (2) 专题类节目。各县、市有线广播台、站创办的专题节目,大体分为三类: ❶教育性的,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新道德、新风尚的教育等。这些都是专题节目经常报道的主题; ❷科技知识性的,这是农村改革以来专题节目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中共山东省委发出“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号召以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广播便担负起传播科学技术的重任。各县、市台、站纷纷创办了《农业科技》、《科学知识》、《劳动致富园地》、《庭院经济》和《乡镇企业》等专题节目,为农民学科学、学技术提供了阵地。还有不少台、站,结合普法教育,开办了普法专题节目和讲座; ❸临时性的专题节目,即在县、市召开的中共代表会、人民代表会、政协会及其它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临时开办专题节目,加重一些问题的报道,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 文艺类节目。在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农村,有线广播是进入农民家庭的主要文化娱乐工具,被农民称为“戏匣子”。建国初期,山东农村广播的文艺节目,主要播放优秀歌曲、优秀歌剧和优秀地方戏,如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地方戏《李二嫂改嫁》等。以后又开辟了《教唱革命歌曲》、《小说连续广播》等文艺栏目。“文化大革命”期间,一般文艺节目被禁止播出,只播出八个京剧“样板戏”和“语录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广播文艺园地里百花盛开。各县、市台、站普遍增加了文艺品种和文艺节目播出时间,创办了一批很有吸引力的文艺栏目,如《地方戏曲》、《曲艺专场》、《电影剪辑》、《银幕歌声》、《听众点播》和《周末文艺晚会》等。还有些县、市台、站挖掘了一批文艺遗产,丰富了文艺宣传内容,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4)服务类节目。山东农村广播创建之初,就注重向农民提供直接服务。当时,开办的第一个服务类节目,就是《天气预报》。这个节目除报告本地当天的气候变化外,还有10天或半月的中期天气预报,紧急灾害预报;沿海地区的广播台、站还有渔汛预报,海浪预报等。由于它直接服务生产、服务生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很受群众欢迎,一直延续到现在。 根据群众的需要,各县、市台、站还扩大了寻人启事、失物招领、布告、通知等多项服务,为群众提供信息,排忧解难。 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市台、站还增加了商品广告和市场行情等服务内容,及时传播经济信息,参与商品流通,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设了桥梁。 ☚ (一)有线广播的创建与发展 三、农村电视广播 ☛
(二)农村有线广播节目设置 (二)农村有线广播节目设置农村有线广播节目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定时转播中央台和宁夏台的重要节目;另一部分是县台、站自办节目。 1.转播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全区广播电台、广播站联播节目》。银北各县还转播石嘴山广播电台节目。各市、县还根据需要,转播中央台和宁夏广播电台的其他节目。转播节目的时间约占每天总播出时间的45%左右。 2.自办节目。各县、市的自办节目主要有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服务节目。新闻节目主要播出本县、市每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每天早、中、晚各播出一次,每次时间大约15—30分钟。 ☚ (一)农村有线广播的创建与发展 二、农村电视广播 ☛ 00029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