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曝书亭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诗文别集。清朱彝尊作。八十卷。卷一为赋,卷二至二十三为诗,卷二十四至三十为词,卷三十至八十为文。另附录其小令、叶儿乐府为一卷。彝尊于清初声誉甚盛,《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以布衣登馆阁,与一时名士掉鞅文坛。时王士祯工诗而疏于文,汪琬工文而疏于诗,阎若璩、毛奇龄工于考证而诗文皆次乘,独彝尊事事皆工,虽未必凌跨诸人,而兼有诸人之胜。核其著作,实不愧一代之词宗”。其诗微伤于繁缛,亦有清新浑朴之作,如《上谷道中》写急雪千山下,浑河万里流之景,开阔壮观。于词为浙西词派创始人,影响极大。多写宴游、吊古、送别,刻意锤炼声律、字句,风格清秀流丽,《解佩令·自题词集》、《水龙吟·谒张子房祠》、《卖花声·雨花台》等为其代表作。有清康熙五十三年原刻本。 ☚ 吕晚村文集 翁山文外 ☛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诗文别集。八十一卷,其中诗二十二卷。清朱彝尊撰。彝尊生前多次编刻自己所撰诗文集,计有:(一)《南车集》,刊刻于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彝尊人粤归,刻其游粤诗一百三十首和曹溶诗三十二首为一卷,前有署名“蔗馀道者”之序,言:“自变故以来,诗书之气,无所附丽,天下之才人,往往化为诗人。”语极沉痛。(二)《竹垞文类》二十六卷,录诗十四卷。集中收集了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前绝大部分诗、文,题为“布衣朱彝尊”撰,前有王士禛、魏禧两序。(三)《竹垞文类》二十五卷,刻于彝尊出仕之后(约刻于康熙二十三年),故删去了其中有《吊李陵文》的第二十六卷,并削去总目及“布衣朱彝尊”一行。(四)《腾笑集》八卷,皆为诗赋,编于康熙二十五年,所收多为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试后至二十五年的诗赋。“腾笑”取孔稚圭《北山移文》中“南岳献嘲,北陇腾笑”语以自嘲。此集约刻于康熙三十年左右,故集中补入了一些康熙二十五年以后的作品。(五)《曝书亭集》,编于康熙四十八年,即作者去世的一年,意在搜罗其一生诗文著作,实际上对早年具有战斗精神的作品作了大量删除。如《南车集》录诗一百三十首,而此集只录七十馀首,竟有五六十首缺载。另外《竹垞文类》与《腾笑集》中亦有许多作品缺载。此本按年编次,但不完全正确。集中文字错讹,特别是题目改换、编乱的现象亦屡有出现。此编有康熙四十八年原刊本。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据原刊本影印。另外还有《国学基本丛书》排印本。因为《曝书亭集》缺载太多。清仁宗嘉庆二十二年(1817),彝尊五世孙朱墨林汇集了《竹垞文类》、《腾笑集》及今已不存在的《家藏稿》、《曝书亭类稿手定稿》、《石园集》、《漫兴集》等集中为《曝书亭集》中所缺载的诗、词、文,并从各种书中广为钩辑,编为《曝书亭外集》八卷,其中诗五卷,词一卷,文二卷,有朱氏潜采堂刊本。此集搜罗仍未全备,如《南车草》中某些诗仍有缺载。 ☚ 东庄诗存 翁山诗外 ☛ 曝书亭集别集。八十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参加纂修《明史》。后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三十一年(1692)归里,专事著述。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而填词成就尤高,为清代浙西词派创始者。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曝书亭集》是朱彝尊去世前亲自删定的全集,分为赋一卷、古今诗二十二卷(编年排列,起自顺治二年,止于康熙四十八年)、词七卷(《江湖载酒集》三卷、《静志居琴趣》一卷、《茶烟阁体物集》二卷、《蕃锦集》一卷)、文五十卷,又附录散曲《叶儿乐府》一卷。刻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朱彝尊论诗宗六经,重学问,并由早年学初盛唐,至晚年学北宋,变化出新,独自成家。存诗约二千首,大致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禛齐名,人称“南北名家,骚坛宗匠”(薛雪《一瓢诗话》)。他的诗,从前期的反映现实渐趋空廓,从激烈变为平和,从重内容移向重形式,显示了清初诗歌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如《玉带生歌》这样的咏物诗,概括宋末遗民故事,格调苍遒,节奏促迫,也体现了朱彝尊晚年诗歌绝去町畦、追求创新的一面。 作为清代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在多篇词集序文中提出了标榜醇雅、推尊姜(夔)张(炎)的主张。存词约五百余阕,其中早年之作,如《长亭怨·雁》、《卖花声·雨花台》、《风蝶令·石城怀古》等,在咏物怀古中多寓兴亡之感,与他“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红盐词序》)的主张庶几相合,但总的来看,题材比较狭窄。后期词多写士大夫闲情逸致,所谓“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此学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废也”(《紫云词序》),偏向于追求技巧,讲究声律,成就不高,陈廷焯认为其“微少沉厚之意……托体未为大雅”(《白雨斋词话》)。 朱彝尊的散文,也以讲求“醇雅”为标的,成就与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朝宗、魏禧、汪琬)不相上下,标志着向清中叶桐城派古文的过渡。《清史稿》本传评论说:“当时王士禛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指出了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曝书亭集》由曹寅刊刻。嘉庆二十二年(1817),朱彝尊五世孙朱墨林汇集《曝书亭集》缺载的诗词文,编为《曝书亭外集》八卷。《曝书亭集》除原刻本外,尚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印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其诗另有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三家注本,而以杨注本为胜。其词另有翁之润刻《曝书亭词拾遗》四卷、叶德辉《曝书亭删余词》一卷。嘉庆李富孙撰《曝书亭集词注》七卷,质量较高。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别集名。清代朱彝尊撰,80卷。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参修《明史》,博通经史,工诗文,尤擅词,为浙派词创始人。著述颇多,与王士禛齐各,为“南北两大宗”。是集有赋1卷,诗22卷,词7卷,散文50卷,附录乐府小令1卷,是其晚年自定合刊。赋如《谒孔林》、《春搜》、《大极图》等8首,以学为赋,古雅典重。《四库提要》引赵执信《谈龙录》称:“朱之博学,而才足以运之”,但也说他“惟暮年,老笔纵横,天真澜漫,惟意所造,颇乏剪裁”,又因其“晚景颓唐……所作古文,率皆渊雅”。 ☚ 潞公集 魏文帝集 ☛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80卷,《附录》1卷,清朱彝尊撰。该集收赋8篇:《谒孔林赋》、《春菟赋》、《太极图赋》、《夜明木赋》、《省方赋》、《湘湖赋》、《水木明瑟园赋》、《槜李赋》。其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康熙刊本、乾隆刊本、道光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 汤子遗书 澄怀园文存 ☛ 曝书亭集诗文集。清朱彝尊(1629—1709)撰。八十卷。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青少年,即以诗、词、散文闻名江南。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 与修《明史》。清代著名学者,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又纂辑《词综》等。此集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自删定《竹垞诗》、《腾笑集》而成。约二十三万字。冠有王士祯、魏禧、查慎行等序。赋一卷,诗二十二卷,词七卷,文五十卷,收诗约二千五百余首,词五百六十余阕,各体散文九百余篇。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其子昆田《笛渔小稿》十卷。作者肆力学古,学贯经史与诸子百家,擅长诗词古文,作品清峭而好用僻典。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流宕艳冶,为浙派词创始者,然咏物词和集句词,偏重形式。文不主一家,题跋诸作搜罗繁富、订伪辨异、析理论事、考古论今,原原本本。尤精诗,长篇险韵,出奇无穷。此集版本颇多。主要有康熙五十三年(1714)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二十二卷本,嘉庆九年(1804)刻本。民国间《四部丛刊初编》据康熙本影印,有杨谦《曝书集诗注》二十二卷、《年谱》一卷,冯登府、朱墨林等辑《曝书亭集外稿》八卷等可资参考。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别集。八十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参加纂修《明史》。后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三十一年(1692)归里,专事著述。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而填词成就尤高,为清代浙西词派创始者。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曝书亭集》是朱彝尊去世前亲自删定的全集,分为赋一卷、古今诗二十二卷(编年排列,起自顺治二年,止于康熙四十八年)、词七卷(《江湖载酒集》三卷、《静志居琴趣》一卷、《茶烟阁体物集》二卷、《蕃锦集》一卷)、文五十卷,又附录散曲《叶儿乐府》一卷。刻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 御选历代诗余 词综 ☛ 曝书亭集 《曝书亭集》80卷。收诗歌、散文和辞赋等。其文内容博雅,语言舒婉清爽,辞约义丰,当时与王士祯齐名,为一代散文大家。此本系他亲手编定,其中诗赋皆依年编次。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附其子昆田《鱼笛小稿》10卷。又有《四部备要》本。 ☚ 朱彝尊 曝书亭文稿 ☛ 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擅长诗、古文。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派词的创始者。所作咏物词和集句词,偏重形式。诗与王士祯齐名,称“南北两大宗”。作品清峭而好用僻典。有 《经义考》三百卷、《月下旧闻》 四十二卷及《曝书亭集》、《明诗综》、《词综》等。是集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皆编年为次。始于顺治二年(1645),迄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凡六十五年之作。其纪年皆用《尔雅》岁阳岁阴之名,从古例。词七卷:有《江湖载酒集》、《茶烟閤体物集》、《蕃锦集》等杂文五十卷,分二十六体。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则所作小令。朱彝尊未入翰林时,尝编其行稿为《竹垞文类》。王士祯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 “南亭”,“西射堂”,“孤屿”、“瞿溪”诸篇。然是时仅规模王、孟,未尽所长。至其中岁以还,则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赵执信《谈龙录》论:“国朝之诗,以彝尊及王士祯为大家。王的才高,而朱的学博”,亦公论。暮年老笔纵横,天真烂漫,随意所造,颇乏翦裁。他的古文写作,根底也很深厚。题跋诸作,订讹辨异,考证源本,见出其作为经学家本事。诗以《风怀诗》为世所称,小诗如《上谷道中》也浑厚可读,有盛唐边塞诗气象。《水龙吟·谒张子房祠》一词,似有对明亡的遗恨寄托。作为浙派词领袖,他的词崇尚空灵,以清丽高秀见长。但过于追求形式,有时不免流于碎巧。《曝书亭集》初有康熙间刻本。后有乾隆间刻本。近代有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康熙五十三年本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排印本,民国二十五年 (1936) 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缩印本。 《曝书亭集》pu shu ting jiA Collection of Exposing Books Pavilion→朱彝尊 (Zhu Yizu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