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1979年10月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之后, 立即着手组建队伍,搜集资料,开展试点,全省先后分三批,对土地、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开展了调查。
土地概查是利用万分之一或五万分之一和部分航片进行现场调绘,通过内业量算汇总,全省先后动员了上万名科技人员和干部,不辞辛苦,踏遍了山山水水,首次查清了全省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原、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域及未利用地等八大类土地面积和土壤普查, 完成了农业战线上一项巨大的基础工作。
在基本查清全省土地、水、气候、生物四大自然资源基础上,省、地、县同时开展了三级区划工作,编写区划的同志对过去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认真的科学总结,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将全省划为6个一级区和25个二级农业区,分区描述了农业生产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制定长远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规模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完成之后,从1986年开始,农业区划工作重点转向区划成果应用和资料印刷,建档,重点资源补充调查,部分县开始了土地详查, 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 并开展了农业资源经济信息布点、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