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批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批判dàpīpàn群众性、大规模的批判活动。例如:“通过大批判,增强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政策观念,推动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红旗》1971.7—8.67页) 大批判 大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很流行的一种声讨、批判斗争形式。“批判”一词的本意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包括“批评”的意思在内。其根本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批判,任何时候都需要。而“文化大革命”时的所谓“大批判”,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它实际成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以势压人、以权整人的特殊手段和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三:(一)范围广、规模大、时间长。一开始确定“文化大革命”夺权的重点是“三里五界”,不久就扩大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地区。处处都靠“革命的大批判开路”,人人在“革命大批判中现原形。批领导,批同事,“引火烧身”批自己。十里长街摆战场,大字报铺天盖地,“大批判专栏”举目可见,奇谈怪论充塞广播、报刊。全面内战,全国大乱,达十年之久。(二)所谓“抓大节”,实行政治围攻,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只许批之者说有,不许辩之者说无;只许批之者无限上纲上线,不许被批者据理争论;往往是林彪、江青利用文人写篇大批判文章,就可以发起一个“运动”,或可以宣判一个人政治上的死刑。《海瑞罢官》明明是庐山会议前写的,却硬说它的要害是“为彭德怀翻案”。批《海瑞罢官》的大批判文章一发表,就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三)只言片语、断章取义,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用极“左”思想批判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东西,不但对批判对象的文章讲话断章取义,对马列原著也只引用只言片语为其服务。因此被批判的许多观点往往正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东西。总之,“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大批判”,遗害无穷,被我国1982年制定的宪法所否定。 ☚ 工宣队 大众日报 ☛ “大批判”mass criticis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