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角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异名 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牛科藏羚属动物藏羚的角。 原动物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Abel) 形态 中等体型的羚羊,鼻端被毛,牡羊吻部显著肿胀,形甚粗胖,鼻孔大,略向下弯,内有扩张的囊,乳头一对,无眶下腺和足腺,鼠蹊腺甚发达,被毛厚密,毛均直立。茶褐色,蹄甚尖。仅牡羊有角,角长而侧扁,几乎笔直向上,由侧观之颇似一角,故有一角兽之称。 左右角基仅略微分歧,逐渐增大,角尖复略微向内弯转。角基2/3段的前面。有明显而几近等距之横棱。(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469.图475) 生境与分布 栖于4000~6000m的高原山谷地带,尤于高山峻岭溪涧两旁,人迹罕到之处多见。 为青藏高原特产,于西藏为多。 。【生药】: 加工炮制 角烧成炭。研细。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 胃炎,甲状腺肿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