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昆虫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昆虫资源

(一)昆虫资源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至1995年,云南境内已查明的各类农林昆虫有10959种,占全国已知种类的40%以上。云南省有益昆虫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1.昆虫天敌资源。
(1)农作物害虫天敌。云南因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典型生态农业的影响,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十分明显,丰富的天敌资源对持续控制和调节害虫种群数量,减轻农作物受害造成的损失,能起到重要作用。
天敌种类。水稻害虫天敌。在所调查的40余种水稻害虫中,已鉴定的天敌种类达339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188种,包括寄生蜂173种,寄生蝇14种,蚹蚹1种;捕食性天敌昆虫65种,包括瓢虫22种、步甲35种、隐翅虫1种、捕食蝽7种;蜘蛛81种;寄生线虫5种。此外还有多种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几乎所有害虫在各虫态期都受到多种天敌的攻袭和抑制。如水稻螟虫卵期受稻螟赤眼蜂寄生,幼虫一蛹期受10余种姬峰、茧蜂或寄生蝇寄生,成虫又受蜘蛛等天敌捕食;稻飞虱类卵期被褐腰赤眼蜂寄生,若虫一成虫又被蚹𧎥、螯蜂、头蝇、线虫等寄生。同一种害虫的某个时期可受多种天敌的攻击。如稻瘿蚊幼虫受黄柄黑蜂、单胚黑蜂、长距旋小蜂、斑腹金小蜂、金小峰、啮小蜂等寄生蜂袭击,寄生率高达85%以上,对稻瘿蚊种群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一种害虫在不同生态区能受不同天敌所攻击。同一天敌亦可攻击多种害虫。如螟黄抱缘姬蜂,既可寄生二化螟、三化螟,也可寄生稻纵卷叶螟。调查表明,水稻害虫天敌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害虫攻击、控制和调节种群的方式和行为的复杂性,在稻田生态环境受农药干扰少的稻区,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调节作用就愈显著。
蔬菜害虫天敌。菜粉蝶寄生性天敌14种,其中姬蜂2种、茧蜂1种、小蜂5种、寄生蜂1种,病原微生物4种;小菜蛾天敌6种,其中姬蜂2种、茧蜂1种、小蜂2种,病原真菌1种。
甘蔗害虫天敌。甘蔗害虫天敌资源种类281种,其中鞘翅目56种,双翅目88种,膜翅目22种,半翅目22种,脉翅目5种,蜻蜓目、螳螂目各2种,革翅目、捻翅目各1种;蜘蛛82种。丰富的天敌资源对甘蔗害虫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如甘蔗螟虫受螟黄足绒茧蜂寄生率达15%~25%,甘蔗绵蚜的优势天敌有大突肩瓢虫、双带盘瓢虫、六斑月瓢虫等;甘蔗粉蚧的优势天敌种类有黑襟毛瓢虫、微小花蝽。
茶叶害虫天敌。通过对15个主产茶区系统调查,获茶树害虫天敌种类405种,已鉴定242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84种,蜘蛛36种,捕食螨1种,病原微生物21种。调查发现,随农药施用频次、浓度增高,天敌数量下降,寄生率降低,1981年6~8月对主要害虫幼虫寄生蜂进行调查,寄生率为61.12%~83.25%,而在1984—1985年同期调查,寄生率仅27.4%~44.2%;另一方面,施用农药乐果敌敌畏1 000倍液一次,蜘蛛死亡率达12.26%~72.9%。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天敌资源丰盛度很高,保护和利用茶园天敌种类的多样性,是生产优质茶叶,缓解农药污染,安全、持续地控制害虫危害的一条有效途径。
害虫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云南省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和有益菌类防治农作物害虫自70~80年代中发展较好,1995年后又有一些新进展。
寄生性天敌的保护利用。利用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寄生率由放蜂前的15%~30%提高到66.8%~80.9%。配合少量施用农药,使稻螟虫、纵卷叶螟等发生为害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1980—1981年在玉溪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蚜茧蜂防治玉米螟、烟蚜等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捕食性天敌的保护利用。自70年代末期开展对稻田蜘蛛保护利用研究以来,1995年又有了新的进展。通过在文山、思茅、曲靖等地近1.3万公顷面积上应用,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和使用选择性杀虫剂,减少用药次数,调整稻飞虱防治指标等措施,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对稻田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示范区捕食天敌比对照区高10.3倍,农药成本比常规防治每亩平均降到7.5元。
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得到发展。利用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治虫,70年代获得成功。全省引进杀菌BT乳剂累计达500余吨,防治蔬菜、水稻害虫13.3万多公顷。
(2)森林害虫天敌。天敌种类。云南森林害虫种类多,天敌资源十分丰富。仅据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森林病虫普查和林业科技资料统计,云南有害虫天敌1 061种,分属29目108科。其中,天敌昆虫10目63科843种,即蜻蜓目10科49种,螳螂目1科5种,革翅目1科1种,半翅目5科189种,缨翅目2科2种,长翅目2科5种,脉翅目13科62种,鞘翅目3科151种,双翅目2科226种,膜翅目24科153种;昆虫病原微生物4目6科24种,即病毒目3科16种,真细菌目1科2种,丝孢目1科5种,瘤座孢目1科1种;益鸟15目39科194种,即䴙䴘目1科1种,鹈形目1科1种,鹳形目1科2种,隼形目1科1种,鸡形目1科1种,鹤形目2科2种,鸻形目2科6种,鸮形目1科3种,鹃形目1科10种,夜鹰目1科2种,雨燕目1科3种,咬鹃目1科1种,佛法僧目4科9种,形目1科10种,雀形目20科142种。主要害虫的天敌情况是:松毛虫有天敌昆虫30种;昆虫病原微生物10种,益鸟1种;松纵坑切梢小蠹有天敌20种;松叶蜂有天敌13种;松尺蠖有天敌7种;核桃金花虫有天敌5种;板栗瘿蜂有天敌5种;白生盘蚧有天敌6种;茶梢蛾有天敌5种。
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云南大规模利用的天敌有白僵菌和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用白僵菌生产的菌剂有M1型和M2型,防治松毛虫每公顷用量15千克,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病毒增殖采用围栏集虫和林间高虫口接毒方法,病毒提取采用病虫切段、洗脱、过滤和离心沉降多角体工艺。防治松毛虫每公顷用量3000亿多角体,能取得理想的杀虫效果和持续感染效果。若与苏云金杆菌复配使用,可降低两者用量,仍能取得速杀和持续感染的效果。
(3) 草场(山)害虫天敌。云南有草场(山)1 530万公顷,有草食家畜可食性植物3200多种。草场(山)分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草场(山)害虫计有16目113科655种,年发生危害面积达2万公顷。主要害虫种类有金龟子、黏虫、蝗虫、蛴螬、蚜虫、甲虫、叶蝉、沫蝉、蛾蝶类、木虱、蝽象、豆荚螟、蟋蟀、金针虫和地老虎等,危害严重时几乎没有收成,平均产量损失20%~60%,严重制约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草场(山)天敌昆虫计有7目14科57种,主要种类有寄生蜂、寄生蝇、食虫蝇、食虫虻、瓢虫、捕食性甲虫、捕食性蝽、螳螂、蜻蜓、蛉虫等。其中草场蝶角蛉是云南临沧特有的新种。这些有益昆虫多以捕食害虫的幼虫和成虫为食物,或寄生于虫体内吸取体液使其死亡,从而达到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如:一只瓢虫一天吃120头蚜虫,草蛉幼虫期食蚜量达200头以上。今后应加大对有效昆虫的保护力度,人工补充天敌的数量和食料,帮助有益昆虫迁移或提供寄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减少自然天敌的死亡并增加其数量。
2.食用昆虫资源。云南省有记录的可食用昆虫有2400余种,包括直翅目的蝗虫、蝼蛄、蟋蟀等近百种;膜翅目的蜜蜂、胡蜂、蚂蚁和土蜂等数百种,等翅目白蚁的所有种类;鞘翅目中天牛科、象虫科、豆象科、金龟子科等60多科的近千个种类;鳞翅目的夜蛾科、蝙蝠蛾科、蚕蛾科和大蚕蛾科等20余科的数百个种;半翅目的田鳖科;蜚蠊目、蜻蜓目、螳螂目等数十种。其中不少种类是农、林、牧业的大害虫。经分析测定,可食昆虫含蛋白质40%~74%,为鱼、鸡、牛、猪、蛋的数倍至数十倍。人体最必需之8种氨基酸含量均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食品8倍氨基酸含量标准的4~36倍;还富含维生素A、D、E、B1、B2、B12等和钙、钾、磷、铁、镁、锰、硒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云南具有良好的开发食用昆虫产业的资源条件,仅在水稻种植区,每年稻谷收割前后捕捉的稻蝗可达400~600吨;全省蜜蜂、胡蜂幼虫和蛹的采获量近千吨;养蚕地区年产蚕蛹也达数千吨;蚂蚁的产量也近千吨。其他还有大量的金龟子、天牛、象虫、蝉、田鳖、棕虫、白蚁、蟋蟀、螳螂、吉丁虫和许多鳞翅目的幼虫和与蛹可供开发利用。但目前大多食用昆虫的利用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和完全取之于自然,在开发利用上应以高科技手段向深层次发展,并特别要加强资源的保护使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以免枯竭之虞。
3.药用昆虫资源。云南入药昆虫有记载的有410种,包括拟黑多刺蚁、地鳖虫、九香虫、蜂蜜及王浆、胡蜂、斑蟊、五倍子、蚕蛾等。
蚂蚁是云南药用昆虫的主要种类,在已知的100多种(估计有400多种)中,有10多个种类可以入药。近年国内药用量最大的拟黑多刺蚁、红树蚁的产量云南省占全国总量的58%。云南蚂蚁主产于热带、亚热带区域的江河沟谷旁的灌木丛、松林中。尤以广南、麻栗坡、富宁、马关、河口、江城、景谷、勐腊、景洪、孟连、耿马等县产量较多,年产在60~200吨之间。仅广南县每年售出的蚂蚁即达140~200吨,滇南还有约60个县年产在10~15吨,蚂蚁形成一个产业的前景甚好。
云南药用昆虫中胡蜂也具特色,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种类为多,已知有68种。胡蜂以虫体、蜂毒和蜂巢入药,又是害虫重要天敌,目前已有楚雄、双柏、路南、砚山、文山、师宗、广南等40多个县(市)的农户饲养蜂群,如对蜂毒、蜂蛹、蜂巢进行综合利用,再加授粉与捕食害虫的间接效益,50群家养胡蜂年收入可达12800元。故人工饲养胡蜂具有不占劳力,减少作物、林木虫害及用药,保护环境,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等多项效益。
此外,云南药用昆虫还有紫胶、白蜡、步甲、龙虱、隐翅虫、金龟子、白蚁、蜣螂、蟑螂、蚁狮、虻等等。医药学家对昆虫的抗肿瘤、滋补、强心益气、加速创口愈合、增强细胞组织代谢机能和免疫功能,作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与临床应用,在传统中药应用的基础上以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开发昆虫的药用价值,具有光明的前景。
4.工业原料昆虫资源。以其产物(胶、蜡等)作为工业原料利用的一类昆虫称为工业原料昆虫,是资源昆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工业原料昆虫主要有紫胶虫、白蜡虫和五倍子蚜虫。
(1) 紫胶虫。属昆虫纲,同翅目,胶蚧科胶蚧属,全世界有18个种,云南已知种有6个,即中华紫胶虫、紫胶蚧、信德紫胶虫、榕树紫胶虫、田紫胶虫和格氏胶虫。主要分布于云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中中华紫胶虫、紫胶蚧、信德紫胶虫可直接用于生产,一年两代。紫胶是一种由紫胶虫雌虫分泌的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云南紫胶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
(2) 白蜡虫。属同翅目,蚧总科,白蜡虫属,白蜡虫。白蜡虫分布广泛,一年一代,云南是白蜡虫种虫主产区,以优质种虫而闻名,种虫主产于云南昭通地区,每年产白蜡虫种虫50吨左右。白蜡是由白蜡虫二龄雄幼虫分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高级饱和一元酸和一元醇所构成的脂类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
(3)五倍子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瘿绵蚜科,全世界有5属14个种,云南有10种,主要分布于昭通地区、丽江地区。主要生产种为角倍蚜、枣铁倍蚜。年产量约200~300吨。倍蚜虫生活史复杂,需经多种虫型,二类寄主交替寄生,至少一年才能完成生活史。五倍子是由倍蚜虫在寄主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富含五倍子单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制革、机械、染色等行业。

☚ 六、昆虫与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 ☛

(一)昆虫资源

(一)昆虫资源

天敌昆虫(包括蜘蛛、线虫)已定名的共计797种,隶属于3纲14目106科。其中昆虫纲11目、81科、652种,蛛形纲2目、24科、143种,线虫纲1目、1科、2种。在各目中种类最多的是膜翅目,34科、298种;其次是蜘蛛目,22科、135种;鞘翅目9科、140种;双翅目9科、82种;半翅目12科、79种。这5个目种类占害虫天敌种类的92.1%。另外,害虫天敌种类超过30种的有5个科,如姬蜂科有79种,黄蜂科54种,瓢虫科55种,步科47种,寄生科33种。
农田害虫天敌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害虫的发生量。据调查统计,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害虫都有天敌寄生,少者30~50种,一般60~80种,多者达90~100种(详见表1-4-11)。

表1-4-11 主要害虫天敌种类

害虫种类天敌种类害虫种类天敌种类
麦长管蚜
棉 蚜
褐 飞虱
菜 蛾
玉米螟
二化螟
三化螟
62
57
70
36
57
53
40
稻纵卷叶螟
松毛虫
小地老虎
棉铃虫
粘 虫
稻螟蛉
稻苞虫
91
44
31
76
104
42
66
据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前,化学农药用量较少,天敌一直是自然控制各种害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人工保护利用,人工助迁和人工培养释放天敌防治害虫,在河南形成高潮。人工保护利用瓢虫、蜘蛛面积,每年在106.7万公顷,当瓢蚜比在1:120~150时,可有效地控制蚜虫危害。如安阳县年保护利用瓢虫、蜘蛛面积0.53万~0.67万公顷,棉花苗期一般不用化学农药,较利用前减少2~3遍的药治费用;年利用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面积40万~53万公顷,对玉米螟、棉铃虫、稻纵卷叶螟等卵寄生率可达70%~85%;民权县邓桥乡人工助迁蚂蜂防治棉铃虫,应用面积0.33万公顷,每亩助迁百头以上,平均防敌70%左右,150头以上可控制棉铃虫危害,不使用化学农药。
☚ 八、昆虫和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 ☛

(一)昆虫资源

(一)昆虫资源

广东省昆虫种类繁多,除小部分是农林业害虫外,尚有为数不少的类群作为害虫天敌以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宝贵资源,有待人们保护、开发。在天敌昆虫方面,据初步调查统计有600种以上。其中,分布于全省各地稻区的水稻害虫天敌有20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粤北和粤西林区的林业害虫天敌有205种以上;分布于广州、深圳等各大中城市市郊菜区的蔬菜害虫天敌有120种以上;此外,分布于全省柑桔园、荔枝园及蔗区的害虫天敌也有100种以上。除天敌昆虫外,还有不少种类是食品、医药和工业资源。现分述如下。
1. 天敌昆虫资源。
(1)稻田害虫天敌。在广东省广大稻区已基本查清的害虫天敌至少有200种以上,可更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主要种类有:
❶膜翅目:鼎多突刺蚁、稻虱红螯蜂、稻虱黑螯蜂、稻纵卷叶螟肿腿蜂、长腹黑卵蜂等腹黑卵蜂、稻瘿蚊黄柄黑蜂、稻虱缨小蜂、叶蝉柄翅小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白足扁股小蜂、赤带扁股小蜂、螟卵啮小蜂、黄斑长距旋小蜂、稻苞虫金小蜂、广大腿小蜂、无脊大腿小蜂、螟蛉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弄蝶绒茧蜂、广黑点瘤姬蜂、无斑黑点瘤姬蜂、菲岛瘦姬蜂等,计有百种以上。多数在水稻害虫上营拟寄生生活,是稻田害虫天敌中最大的类群。

❷鞘翅目:稻红瓢虫、八斑和瓢虫、狭臂瓢虫、龟纹瓢虫、青翅蚁形隐翅虫、黑足蚁形隐翅虫、印度长颈步甲、黑尾长颈步甲、黄尾长颈步甲、逗斑青步甲、中国虎甲、贝氏金虎甲等,至少30种以上。这些天敌主要捕食稻田飞虱、叶蝉、螟虫类等主要害虫,是稻田捕食性天敌最重要的类群之一。

❸半翅目:黑肩绿盲蝽、大眼长蝽、黾蝽等至少14种,也是捕食性天敌的重要类群。

❹其他:包括双翅目、脉翅目、螳螂目、蜻蜓目、捻翅目、革翅目等至少20个科60种以上。
(2)森林害虫天敌。在本省各林区中,物种繁多,天敌资源更为丰富,据林业部门普查,初步鉴定有8目34科205种,分别为:
❶半翅目:珠蝽36种,蝽科的益蝽等4种。

❷鞘翅目:虎甲9种,步甲14种,瓢虫38种。

❸螳螂目:广腹螳螂等11种。

❹广翅目:东方巨齿蛉和花边星齿蛉2种。

❺脉翅目:黄脊蝶角蛉、中华东蚁蛉和四瘤蜂螳蛉等3科3种。

❻膜翅目:是最大的寄生性天敌类群,计有姬蜂10种,茧蜂9种,小蜂4种,金小蜂2种,旋小蜂5种,跳小蜂1种,赤眼蜂1种,胡蜂4种,蜾蠃蜂2种,泥蜂11种,蛛蜂7种,土蜂2种,蚂蚁3种,以及黑足熊蜂、凹盾斑蜂、中华蜜蜂、松毛虫黑卵蜂,天牛肿腿蜂等至少有18科66种。

❼双翅目:食蚜蝇2种,寄蝇4种。

❽蜻蜓目:箭蜓3种,大蜓2种,蜓科3种,蜻科6种。
此外,在粤北一带自然保护区内尚有大量天敌种类未及鉴定。
(3)菜区害虫天敌。
❶膜翅目:拟澳洲赤眼蜂等赤眼蜂2种;小菜蛾绒茧蜂,小菜蛾黄绒茧蜂、菜蚜茧蜂、烟蚜茧蜂等茧蜂14种;黑瘤姬蜂、广黑点瘤姬蜂等姬蜂5种,风蝶金小蜂、小茶蛾金小蜂等金小蜂2种,广大腿小蜂等小蜂、姬小蜂20余种。是蔬菜鳞翅目害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

❷鞘翅目:黄边青步甲等步甲10种;小步甲2种;六斑月唇瓢虫、列斑瓢虫、澳洲瓢虫等瓢虫12种;黄胸青腰隐翅虫等。

❸双翅目:黑带食蚜蝇、狭带食蚜蝇等食蚜蝇3种,追寄蝇2种。

❹脉翅目:包括亚非草蛉、大草蛉、晋草蛉、红肩尾草蛉等益蛉7种。

❺其他:南方小花蝽等半翅目3种,塔六点蓟马等。
(4)果园害虫天敌。在广东众多的柑桔、荔枝园和蕉林中,为数不少的害虫天敌控制着大多数的农业害虫种群,使之不成灾害。其中天敌昆虫是最大的类群。包括:
❶膜翅目:广肩小蜂3种,金小蜂7种,小蜂3种,姬小蜂9种,平腹小蜂2种,跳小蜂4种,蚜小蜂7种,细蜂2种,姬蜂15种,茧蜂11种,还有泥蜂、蛛蜂、环腹蜂、肿腿蜂、缨小蜂、长尾小蜂、软蚧蚜小蜂、啮小蜂、扁股小蜂等,共计至少有19科72种。

❷鞘翅目:瓢虫26种,隐翅虫2种,还有步甲、虎甲等。

❸半翅目:猎蝽4种,还有花蝽、长蝽、盲蝽及蝽科的义角厉蝽等。

❹其他:草蛉3种,粉蛉1种,中华简管蓟马等缨翅目3种,大头金蝇等双翅目4种,还有箭蜓、刀螳和4种蚂蚁。
2. 食用昆虫资源。
(1)蝗虫。蝗科昆虫在广东有棉蝗、日本黄脊蝗、黄脊竹蝗、中华稻蝗、绿腿腹露蝗、比氏蹦蝗、广东大豆蝗、黄星蝗、云斑车蝗、线斑腿蝗、长角佛蝗、红褐斑腿蝗、蒙古瘤蝗、短额负蝗、方异矩蝗、中华蚱蜢等二十余种,多为农林害虫,分布于全省各地。省内外民间皆有食用蝗虫的风俗,去其头部、附肢及内脏,油炸后酥松美味,蛋白质含量丰富,是有开发前景的民间美食资源。
(2)螽斯。本科昆虫在广东有桑褐螽斯等8种,全省各县市均有分布,主要在稻田、杂草、竹子及林区。和蝗虫一样,民间有酥炸为小食的习惯,鲜美可口,珠江三角洲农民称之为“禾虾”。
(3)荔枝蝽象。分布于省内珠江三角洲及全部荔枝、龙眼产区,是主要的荔枝、龙眼害虫。去其头、足、翅及内脏、加盐爆熟、或酥炸,即为美食,是我省昆虫食品的一大资源。
(4)龙虱。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水田、沼泽为多,是广东传统的食用昆虫,“和味龙虱”是去其内脏,加盐、糖、酒及其他香料用油爆制而成的风味小食,闻名省内外,在广州及不少省内城镇于五十年代之前均有专业户经营。这种昆虫极具开发前景。
(5) 其他食用昆虫。在国内外有食用习惯而广东有分布的昆虫还有家蚕蛹、黄蜂、土蜂、胡蜂的蛹和幼虫,白蚁、蝼蛄、田鳖、竹笋象鼻虫、天牛类幼虫、金龟子、蟋蟀、水稻螟虫的幼虫、弄蝶幼虫等多种昆虫,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均极为丰富,制作得法则美味可口,是为人类蛋白丰富来源。
3. 药用昆虫资源。在《本草纲目》等我国古药典中,昆虫入药甚多,计有八九十种,在广东有分布的种类亦不少,只能摘其主要种类列后。
(1) 金边地鳖。属蜚蠊目姬蠊科,分布于广东北部和西部山区。中医药学认为具有破瘀血、通月经、清症瘕、续折伤、止久疟之功效,中成药中治疗跌打刀伤的药物大都含有地鳖成分。
(2) 鼎突多刺蚁。又名黑刺。分布于广东北部和西部山区,该蚁含27种以上氨基酸,锌含量每千克达110毫克,还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抗炎、镇静、护肝、平喘、解痉等作用。民间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肝炎、失眠、胃痛等病。
(3) 九香虫。是一种蝽科昆虫,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县,以瓜类作物为食料,以干成虫入药,具壮阳温中,舒肝止痛作用,主治肝气痛、胃脘滞育、胸膈胀满及阳痿等症。
(4) 白蚁。是一种对林木、建筑为害颇烈的害虫,在广东各地有20多种。已有研究报导将其虫体烘干磨粉入药,对肝癌等多种疾病有成效,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5) 其他在广东有分布的药用昆虫。在药典有记载,而在广东各地分布的昆虫还有衣鱼、马大头、赤蜻蛉、夏赤卒、褐顶赤卒、黄衣等多种蜻蜓,蠊、蝼蛄、螳螂、蝉、金龟子,芫菁、蜣螂、胡蜂等。
4. 工业原料昆虫资源。
(1) 绢丝昆虫。除家蚕外,其余可作商业性生产的野蚕还有蓖麻蚕、天蚕、柞蚕、樗蚕、樟蚕等,在广东北部、西部、东部均有分布。
(2) 五倍子蚜虫。这些蚜虫在某些漆树属植物上所产生的虫瘿称为五倍子,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的原料。中国五倍子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供不应求,极需扩大生产。
(3) 白蜡虫。属同翅目,蜡蚧科,所分泌的虫蜡在军工机械、精密仪器、电子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中有广泛用途。分布于省内各林区。

☚ 七、昆虫与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 ☛
000118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