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旧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旧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

(一)旧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

旧中国,由于政局混乱、战火连绵,加上条件差,科技人员缺乏,资金不足,广西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广西历史上最早的第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是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在桂林创办的广西农林试验场。主要从事引进作物品种,开展水稻、肥料、大豆及花生、造林等科研,并开设农林讲习所,培训人才。民国七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918—1935年),省政府先后在南宁西乡塘设立植棉试验场和农业试验场,在柳州设立柳江农林试验场,在梧州成立广西省实业研究院,主管全省农林、矿产研究和调查工作,院内设有农务部,下设田艺、园艺、病虫害三课,专门从事农业科技试验研究,以后改称为广西农事试验场,并在南宁、桂林、桂平等地设稻作试验分场。
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公元1932—1942年)先后设立柳城种马牧场及广西兽医药液制造所,进行马种改良和兽疫防治;广西农畜保育所,从事生物药品制造、兽疫防治及畜牧工作;广西种畜场和中央畜牧试验所成立后,各地区相继设立兽医防治所,各县设兽医防疫员,管理辖区的兽医防治工作,全省各地建立兽疫情报网。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广西建设厅在南宁、梧州、柳州分别设立昆虫研究室,从事调查、研究及防治技术的推广等工作。
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934—1936年),省政府先后在南宁成立广西气象研究所,从事水文及气象观察和天气预报等研究工作;在桂林、龙州、贵县分别建立气候分所。在苍梧、昭平、平乐等20个县市建立了水文气象站,开展雨量、温度、风等项目的观测。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广西鱼类养殖实验场建立,开展鱼类人工授精孵化、鱼类驯养、塘鱼混养、鱼病防治和鱼产品加工等研究。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柳州沙塘设立中农所广西工作站,下设稻作、麦作杂粮、病虫害、森林、土壤肥料等5个系(研究室),柳州沙塘成了当时广西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许多著名专家、教授南迁广西,增强了广西的科研力量,尤其是许多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云集于柳州沙塘,亲自主持广西农事试验场的重大科研课题,先后开设水稻、甘蔗、玉米、小麦、木薯、花生、柑桔、烟草、土肥、病虫害防治等120多项研究,取得优良成果的有25项。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广西油桐研究所在临桂县良丰成立,主要从事油桐选种和桐油加工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夕,上述这些科研机构由于政局腐败,战争频繁,经费不足,人员缺乏等原因,几乎大都被迫停顿或撤消,科研设备大都损坏,技术人员也流失各地,所剩无几。

☚ 一、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 ☛
000151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