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火计划的重点
(1) 向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方向发展。依托本省技术及资源优势,引进和开发先进适用技术,由单项示范向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方向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规模经营。望江县武昌湖鱼场蟹苗分场于1986年率先实施“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的省级星火计划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在蟹苗繁殖、幼蟹培育、成蟹暂养系列技术开发方面,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1995年,该场生产蟹苗255千克,净盈利116万元,培育幼蟹20公顷,创产值804万元。以河蟹系列开发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品生产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阜阳市养兔有悠久的历史。1987年,原阜阳兔业技术开发服务公司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良种长毛兔繁育及质量管理”,并组建了长毛兔研究所。近年来,提纯复壮、繁殖推广西德良种兔近50万只,全市兔毛单只产量由1988年的350克提高到550克,仅此一项,8年累计增产兔毛1 500多吨。近年来,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帮助下,共繁殖粗毛型长毛兔20多万只。现阜阳市已成为全国瞩目的粗毛兔生产基地,年存栏量达110万只以上,平均年产兔毛55吨,年均产值近1亿元。阜阳市兔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地区养兔业的大发展,全区年存栏量达550万只以上,年产兔毛3 000多吨,养兔业已成为该地区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皖西白鹅、淮北黄牛、太和薄荷、全椒柴油机、金寨茧丝绸、宁国耐磨材料等一大批区域性支柱产业已逐渐形成气候,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建立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星火技术密集区。为提高星火计划的示范效果,结合本省星火计划实施情况,提出了“整体配合,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资源优势,接近市场,交通便捷”的星火计划布局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提出了“一A三点”的总体构想,即:津浦、淮南沿线和沿江一线构成一个A字形,并抓好太和、桐城、当涂博望3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一布局与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主攻淮北、大别山扶贫开发、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相接应。在内容上3个密集区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太和星火技术密集区建立在已有的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桐城星火技术密集区连接若干乡镇成为带状发展,博望星火技术密集区则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目前,这3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按照各自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顺利地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