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英语书籍出版Book Publishing,English -Language一些条件严重制约早期加拿大出版业的发展。如地广人稀,增加了发行难度和费用;不受帝国版权法约束的美国出版商的廉价书籍充斥加拿大市场;为逃避殖民统治者的审查,许多加拿大名作家往往通过外国公司出版作品;英、美出版商1890年后才在加拿大设立分支机构,且大部分利润均返回母公司;加拿大出版商无法获得国际发行权,只能在国内经营。 在殖民时代,印刷业与出版业并无明确界限。早期的印刷商集编辑、出版、发行、销售等职能于一身。威廉·布朗和托马斯·吉尔摩1764年在魁北克市建立第一个出版社,发行该省的第一份报纸《魁北克报》以及第一批书籍,包括《法学入门》、《加拿大历史》等。到1851年,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已有好几家出版社,多出版加拿大历史为题材的书籍。 约翰·洛弗尔父子公司是19世纪加拿大最成功的出版社,先后出版威廉·柯尔比和查尔斯·桑斯特等人的作品。该公司的对手乔治·麦·罗斯与亚历山大·贝尔福德合伙,盗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耶历险记》等美国书籍,大发横财。1891年新的《美国版权法》和随后的《英一美版权协定》的实施,才结束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盗版行径。19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加拿大出版社是卫理公会图书出版社,即后来的赖尔森出版社,1829年创建,最初以出版宗教和贸易书籍为主,以后范围有所扩大。 早期的教科书主要从美国进口,但到1846年,从“爱尔兰国立学校系列丛书”中选取了31本教材,一直沿用了几十年。之后,加拿大出版商(如托马斯·纳尔逊、爱丁堡、威廉·盖奇和科普·克拉克等)的教科书逐步占领国内市场。1876年~1913年是加拿大人在各个领域内信心大增的时期,许多新的出版社(如多伦多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等)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出版的历史和传统代表作有3部:《加拿大的缔造者》、《加拿大编年史》和《加拿大及其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加拿大出版业提供了素材和动力。约翰·麦克凯的著名爱国诗集《在弗兰德斯战场》被广为传诵,比利·毕晓普的原始报道《战争女神》(或译《崇高的战争》)也颇为畅销。20年代,过量出版导致书籍发行的低潮,但三位著名的出版商洛恩·皮尔斯、休·伊尔斯和约翰·麦克伦南却功不可没。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国民购买力下降,加拿大原版书销量大减,而廉价的外国书籍则较为畅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有短暂的复苏,但紧接着的出版业衰退状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科书发行量也大增。出版社多集中在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特别是多伦多;但60年代~70年代,小型出版社却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 1969年~1968年,国内市场书籍销量由2.2亿册增至14亿册。但由于经济原因,加拿大英语书籍市场受到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强大冲击,许多加拿大书商靠销售外国书籍得以幸存。到1985年,外商控制的出版社获取了销售总收入的60%,出版加拿大新书使本已十分虚弱的加拿大书商债台高筑。联邦政府通过“书籍出版业发展计划”(原名“加拿大书籍出版发展计划”,1979年~1980年创立,由通信部管辖)和加拿大文化委员会以及加拿大社会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向加拿大出版商提供经济援助,力图改变外国书商垄断加拿大书市的状况。1986年~1987年,加拿大书商获得1100万加元的政府资助。 讲英语的加拿大人并不缺少书籍,美国和英国每年出版的75000册图书使加拿大人无所适从。外国书商继续垄断出版业,加拿大书商则只能依靠出版本国作者的书籍获取微薄利润,这无疑给加拿大出版业的生存前景投下一片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