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箘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箘簵聆風也。《尚書古文·禹貢》: “惟箘簵楛。“鄭玄注: “箘簵,聆風也。竹有二名,或大小異也。箘簵是兩種竹也。”(《通德堂經解》) 《尚書·禹貢》: “惟菌簵楛三邦底貢。” 鄭玄注: “箘簵,聆風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箘簵 箘簵 jùnlù 亦作“箘簬”、“箘露”,亦稱“宛路”。一種美竹,可製箭稈。《書·禹貢》:“惟箘簵楛,三邦底厥名。”孔穎達疏:“箘簵,美竹。”《戰國策·趙策一》:“於是發而試之,其堅則箘簬之勁不能過也。”《吕氏春秋·直諫》:“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於雲夢,三月不反。”畢沅校正:“《說苑·正諫篇》:宛路,作箘簬。”《淮南子·本經訓》:“是以松柏箘露(簬)夏槁,江河三川絕而不流。”晉·戴凱之《竹譜》:“箘簵載籍,貢名荆鄙。”書注:“箘簵二竹,亦皆中矢,皆出雲夢之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