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泌尿男生殖系梅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泌尿男生殖系梅毒

泌尿男生殖系梅毒

泌尿男生殖系梅毒,系由螺旋体引起,经直接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泌尿生殖系各器官,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
病原是苍白密螺旋体,在暗视野下可见其依长轴旋转,作向前及向后缓慢的活动。梅毒螺旋体极易被热、干燥、肥皂及常用的消毒剂所杀死,但能耐低温。
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在都市更为多见。据统计,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约有2000万例梅毒。十六世纪传入我国,解放以来,基本控制。
梅毒分为早期及晚期。早期包括发病的前4年,表现有下疳与粘膜皮肤病变。无症状时称为隐性梅毒。4年以后称为晚期梅毒。泌尿男生殖系梅毒包括阴茎梅毒——下疳、阴囊皮肤梅毒及男性泌尿生殖系各器官的梅毒感染。
阴茎梅毒——下疳:是一期梅毒特异性的感染,发生在梅毒螺旋体入侵的部位,在男性最常发生在阴茎头及包皮,亦可发生于尿道口、尿道内或阴茎干,多为单发,偶可多发,直径由数毫米至1~2cm不等。直接接触传染后,潜伏期为3~4周。初为充血的小红点,1~2日后脱皮,1周内发展成为典型的溃疡。溃疡面较鲜洁,表浅,无痛,表面扁平或微突起,肉芽紫红色,边缘高起而发硬,底部有血清或血渗出,患部硬如橡皮,超出其溃疡的边界。约3/4患者区域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此原发病变常于3~8周后消退,遗留小的疤痕。
下疳的诊断,除性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着重在作暗视野检查,查得梅毒螺旋体为诊断依据。近来用荧光抗体暗视野法更为可靠,接触感染3周~3月后血清化验方呈阳性反应。
阴囊皮肤梅毒:下疳亦可能发生在阴囊皮肤上,多位于阴茎、阴囊交界部位。具有典型下疳的体征。
阴囊梅毒是全身皮肤病变的一部分,但亦可是皮肤梅毒唯一的发病部位,其形态多样,易与他种皮肤病变相混淆。阴囊的二期梅毒,尤其复发性梅毒,常表现为丘疹或环形,较少见到滤泡形、结节形或脓泡形,而以湿疹丘疹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典型的环状损害。丘疹可发展成扁平湿疣,与肛门的扁平湿疣并发。阴囊的病变包括复发性梅毒具有传染性。
晚期梅毒的阴囊溃疡,可由睾丸及附睾树胶样肿累及阴囊皮肤,或为阴囊皮肤本身的树胶样肿。
睾丸梅毒:早期可以引起急性睾丸炎,如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抗梅毒治疗有效。
晚期睾丸梅毒有二种,一为间质或纤维型,另一种为树胶样肿,多无症状,易被忽视,常有继发性鞘膜积液。间质型睾丸梅毒,表面光滑,坚硬如木,不累及附睾,镜下可见睾丸小管之间有淋巴及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大量增生。树胶样肿少见,常为单侧,可为单一坏死区,或为多数小结节融合,其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未受累的睾丸组织大致正常,或有轻度纤维化。终将波及附睾,连及皮下组织、阴囊皮肤,最后形成溃疡,区域淋巴结肿大。要同附睾结核及睾丸肿瘤相鉴别。其他肾、前列腺、精索梅毒均极罕见,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物。肾脏梅毒偶可表现为急性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可根据病史,身体其他器官的梅毒表现及血清梅毒反应进行诊断。
早期梅毒根据性接触史、下疳及皮肤病变的症状及体征、区域淋巴结及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血清化验等进行诊断。凡生殖器上及皮肤粘膜上可疑的病变,尤其是湿性的病变,都要取患部的组织液作暗视野检查,发现螺旋体是诊断的依据。
晚期梅毒,尤其是潜伏期梅毒,血清化验甚为重要。梅毒血清试验的原理是,梅毒患者于发病过程中血清内产生抗体,名为反应素。梅毒血清能与中心提出物心拟脂抗原起反应,许多试验采用此抗原。此类试验包括絮状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前者包括康氏反应、克氏反应及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等。VDRL试验是絮状试验中较为灵敏准确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临床上疑为梅毒,而以上试验不能肯定者,可采用以苍白螺旋体作为抗原的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这种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只要有梅毒感染,不论患者是否接受过充分的抗梅毒治疗,均能出现阳性反应。
治疗中对早期和潜伏期梅毒,可肌注苄乙胺青霉素G共2,400万u,或口服红霉素、四环素3周左右。
晚期梅毒须注射600万~900万u苄星青霉素G,首次300万u,此后每周1~2次。

☚ 泌尿男生殖系放线菌病   泌尿生殖系阿米巴病 ☛
000112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