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放射性核素脑扫描放射性核素脑扫描诊断颅内肿瘤,主要是利用它能浓集于颅内病变部位这一特点,用扫描机并可描绘出病变的图像,以达到定位甚至定性的目的。由于电子探测仪器和医用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不断发展,使诊断率提高到80~90%左右。加以方法简便,安全又无痛苦,目前已成为临床诊断脑瘤较常用的辅助方法之一。放射性核素所以能浓集于病变部位的原理,主要由于病变周围有组织水肿,血脑屏障受到破坏,血管渗透性增加,使放射性核素得以进入病区而浓集。同时因脑瘤组织中血管增生,血流缓慢,血容量增多。使肿瘤血液中的放射性同核素相应地比周围正常脑组织为高。 六种常用脑扫描剂的特性 用于脑扫描的核仪器大体有: ❶直线闪烁扫描仪 (又名移动式扫描仪) 当探头滑头部截面逐行移动时,同步运动的打印记录器 (包括黑白和彩色打印记录),光记录器式磷带记录器,按射线的计数率多少打印或曝光记录下来,形成扫描图像。 ❷γ-闪烁照相机探头面积大,直径可达400mm以上,准直孔可达30,000个以上,光电倍增管也多达30个,因此可把整个头部一次照像记录下来,速度快,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图像清晰 (图5ab),并可观察脑血流和脑脊髓液的动态变化,如与电子计算机配合使用,可显示二维或三维的立体图像,对鉴别诊断更有帮助。 ❸放射性核素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RECT),其特点可显示出三维立体影像,分辨率和对比度好,不但可以分层显示出脏器的形态学改变还可以观察功能性动力学变化和放射性药物在脏器内的代谢分布等。目前应用的RECT系统有两大类:湮没符合探测(ACD) 系统和单光子计数(SPC)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扫描仪。前者可用与人体组织成份相同的元素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如13NH3、11Co、C15O 18F-去氧葡萄糖 68Ga-EDTA等。后者可用99mTc二磷酸盐,99mTc焦磷酸盐,113mIn-DTPA和123I安替比林等。都可用来鉴别诊断脑瘤和脑梗塞。 脑扫描对脑瘤的定位阳性率,平均在80~90%左右,由于技术的熟练程度,所用仪器和放射性药物的不同以及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病理类型以脑膜瘤,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的阳性率最高,可和脑血管造影相似; 其次是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最低为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少支胶质细胞瘤。根据部位以幕上尤以额、顶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中线深部和颅后窝,最低为鞍内和颅底部位的肿瘤。脑瘤直径小于2cm,往往不易显出。和其它检查方法相比,定位阳性率优于头颅平片、脑电图和超声波。不及颈动脉造影,气脑和脑室造影以及CT扫描。 给药方法一般为脉静注射或口服。如疑为幕下及颅底肿瘤也可将核素直接注入脑池或脑室如169Yb-DTPA1ml或113In-DTPA 0.7ml注入脊髓腔内或小脑延髓池或脑室内,定时摄像观察药物在脑脊髓液内的分布、流动及吸收等动态变化,以助脑瘤的诊断。扫描和影像的位置取侧位,前后位和后前位,颅后窝肿瘤可加角位、反汤氏位 (倾斜25~30度) (图6ab),矢状窦旁肿瘤可加顶位,以明确肿瘤侵及两侧半球的情况。 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和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均非脑瘤所特有的,在一些非肿瘤性病变中也可产生,例如在脑血管意外,脑内或硬脑膜下,硬脑膜外血肿,脑动静脉畸形,脑脓肿,动脉瘤以及限局性炎症时,均可呈阳性,因此在鉴别诊断和定性上仍存在一定困难。应用直线闪烁扫描仪时作鉴别根据形态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❶弥散呈片状;浓集于表浅部,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脑膜下血肿,结合有外伤史或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等容易确诊。 ❷限局性片状边界不清,在脑栓塞或炎症时常见。 ❸球形或卵圆形;边缘较整齐,大多为脑瘤。 ❹不规则形,边缘不整齐,往往见于脑动静脉畸形及某些转移癌。 根据解剖位置结合病理和形态可见到: ❶在脑栓塞时,除呈限局性楔形或扇形外,往往与病变动脉分支的部位相符,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一般在发病后2~3周呈阳性,2个月后又转阴性,但在脑出血时早期即可呈阳性。 ❷浓集区域超过中线或超过一根动脉的供应区时大多为肿瘤,如同时出现几个浓集区则应考虑为转移瘤。 ❸形态呈黑圈状、中央密度较低,伴有发烧病史则可诊断为脑脓肿,但与囊性肿瘤不易鉴别。 ❹根据病变好发部位有助于诊断,例如小儿颅后窝病变,大多为胶质瘤。鞍区病变,大多为垂体腺瘤或颅咽管瘤。矢状窦旁大多为脑膜瘤等。 应用γ-闪烁照相机时鉴别如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后,根据脑血流和血容量的动态观察闪烁图像,大致可见到三种情况: ❶病变部一开始就浓集多而快,逐渐随时间而减少,多见于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 ❷开始浓集较慢而少,逐渐随时间而递增,大多为良性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等。 ❸病变部始终浓集慢而少,多见于脑栓塞、脑内或硬脑膜下血肿、囊肿等。 利用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特性来鉴别; 例如 ❶在脑栓塞时易浓集99mTc-Sn-焦磷酸盐或99mTc二磷酸盐,但很少浓集67Ga柠檬酸盐。在脑瘤时二者的浓集情况正相反。 ❷颅骨肿瘤时用99mTc磷酸盐比其它标记化合物容易浓集。 ❸131Ⅰ或99mTc人血清白蛋白脑池和脑室造影作脑脊髓液扫描,同时用99mTc(过锝酸盐)或197Hg新醇和203Hg新醇作一般脑扫描,以γ-照像机把二种放射性核素在同一位置连续显示出双重不同颜色汇集的图像,用以鉴别病变在脑内或在脑外。脑扫描和影像显示技术除诊断脑瘤外,还可用来协助评价脑瘤对放疗、化疗的效果,以及追踪术后肿瘤的复发情况,有无颅内转移,单发抑多发等,为神经外科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但尚不能完全替代脑血管、气脑和脑室造影。 图1a 前后位,左额星形细胞瘤203Hg新醇700mCi 图1b 左侧位,同上 图2a 后前位右额顶枕脑膜瘤113mIn-DTPA3mCi 图2b 右侧位,同上 图3a 后前位,右颞顶枕脑膜瘤160Yb-DTPA 10mCi 图3b 右侧位 图4a 前后位,左额星形细胞瘤99mTc 15mCi 图4b 左侧位,同上 图5a 前后位,左顶枕胶质母细胞瘤99mTc 15mCi 图5b 左侧位,同上 图6a 反汤氏位,小脑星形细胞瘤99mTc 10mCi 图6b 右侧位,同上 ☚ 脑电图描记 头颅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