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苟知禍,何可不辟?苟能擇中,何可不行?其不辟不行者,以其知之不明故也,抑行之不遠耶?然則能知而不能行,能行而不能知,皆何故而然也?
世固有知之而不能行者,此其力量之有未充,志氣之有未立也。既知此理之信然,則亦須奮勇趨前,一其志以率氣而已。若其能行而不能知者,此百姓之日用而不知者也,冥行擿埴,何足以語夫中也?苟一念必察,每事求是,則豈有不能知者。答郭叔章。
‘不能’承上‘鮮能’而起下‘不可能’者,獨於‘罟擭陷阱’言‘莫之知’,而不曰莫之能,儻是辟禍處,知緊於能耶?
‘鮮能、不可能’之能,皆兼能知能行而言。此章承上‘大知’而起下章之‘能守’,故上段言‘知’,下段言‘能’。然言辟禍處,能在知中,蓋知辟則便能辟,惟其不知所以辟,故不能辟也;言‘期月守’處,知在能中,蓋能守者知之真也,惟其不能守者,知之不真故也。答洪巨源。
‘人皆曰予知’一段,上一段承上章,下一段起下章。章句曰‘言某事以況某事[1]’,何也?既曰‘予知’,則更焉有納罟擭陷阱而莫知辟者耶?
雖其承起之有别,而‘莫之辟’之況‘不能守’,亦是文法之關鎖。‘莫之知辟’,則俄所謂‘予知’者,乃非真知也。答金元淑。
‘擇乎中庸’,已知得此道理之謂也;‘不能期月守’,是不能行此道理之謂也。章句渾説‘不得為知’、‘舉(其)不明之端’,何也?
小注李饒説已盡。答郭聖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