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致曲’以至‘動、變’,皆學知之事,而極其能化,則亦無異於生知之聖。從古學知之聖,莫如湯武顔孟。而顔變而未化,孟動而未變,湯武卒不至於性焉安焉者,其故何哉?
氣質有分數,故造詣有高下,成功有早晩。使湯武顔孟而更加幾年,則亦將次第能化矣。君子只信其性分之與堯舜同者而已,不可以氣質之美惡而有所勸沮也。答鄭武京。
‘曲能有誠’,曲字上恐似少了一‘致’字。
上既言‘致曲’,便接得下一‘曲’字,意自貫續,此作文之妙。答河汝海。
‘致曲’是用工上説,‘誠、形、著、明’是就吾身上説功效,‘動、變、化’是就人物上説功效否?
得之。又須知形者,内外之幾也;動者,人己之交也。答洪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