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尝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尝胆cháng dǎn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立志,以报仇雪耻;也以“会稽耻”借指亡国失地之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尝胆《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讎,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后用来形容人发愤警励,立志复仇雪耻。王维《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尝胆 尝胆chánɡdǎn━┃ 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唐·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诗:“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又《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参见“卧薪尝胆”条。 ☚ 荐鹗 独善 ☛ 尝胆❶指勾践发愤自励、立志报仇事。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 “伍员杀身谁不冤,竟看墓树如所言。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尝胆cháng dǎn《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勾践)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后用“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宋史·李纲传上》:“今日之事,正当枕戈尝胆,内修外攘。”也作“悬胆”。相传勾践坐卧于柴草之上,胆即悬于坐,因也作“坐薪悬胆”。薪,柴草。《金史·术虎筠寿传》:“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毯鞠细物动摇民间。”也作“坐薪尝胆”。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铭》;“亦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也作“卧薪尝胆”。《宋史·胡寅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也作“尝胆卧薪”。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 刻苦 刻苦苦刻 克苦 谿刻 刻谿 ☚ 为达到目的而花费时间和精力 出力 ☛ 尝胆 尝胆《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稽之耻耶?’”《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后以此典形容人发愤立志,报仇雪耻。唐·元稹《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家雠国耻,并在一门。当怀尝胆之心,岂俟绝浆之礼!” ☚ 长裾日曳 草庐三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