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消费水平及变化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消费水平及变化特点

(一)消费水平及变化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青海广大农牧民群众从封建农奴制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彻底改变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农牧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人均购买力不断增加。 1952年人均购买力由1949年的12.8元增加到20.28元。 “一五” 时期是国民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之一, 到1957年, 人均购买力达到45元, 比1952年增长了1.2倍, 年均增长17.3%。 随后由于 “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 大刮共产风, 浮夸风, 大办公共食堂, 使几年来的节余全部消费掉。 1960—1962年严重自然灾害, 农牧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农民生活十分困难。 1963年, 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 农村经济形势好转, 农牧民消费水平回升。 1965年农村牧区商品零售额由1963年的0.81亿元增加到1亿元, 增长23%。 1966—1977年,由于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 农牧民生活改善不大,有的年份甚至下降。 据统计, 农牧民人均购买力1966年为45.5元, 1977年为55.9元, 仅增长24.2%; 人均消费粮食由195千克降至191千克, 食油由2.65千克降至2.3千克, 猪肉由2千克增至3千克, 牛羊肉11.5千克降至11.1千克, 棉布由7米增至7.67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农牧民收入增长, 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 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085.38元, 比1980年增加905.64元, 增长5倍, 年均递增11.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67.8%, 年均递增3.1%。 改革开放20年来, 青海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 有两个特点:
(1) 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1997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 食品支出719.46元, 比1980年增长5倍, 年均递增 11.13%; 衣着支出 95.01元, 年均递增7.9%; 居住支出106.89元, 年均递增12.66%; 家庭设备用品支出37.08元, 年均递增6.56%; 医疗保健支出49.53元, 年均递增31.0%; 交通通讯支出26.79元, 年均递增16.42%; 文化教育及服务支出36.67元, 年均递增9.71%。
(2) 现金消费支出增加。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现金收入的不断增加, 农村消费开始由自给型消费走向商品型消费, 购买生活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现金支出迅速提高。 1997年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528.28元, 比 1983年增长4.9倍, 年均递增13.49%。其中吃、穿、 用、住的增长幅度分别为5.4倍、 1.9倍、4.8倍、 1.6倍。 特别是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较快。 1997年, 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6.67元, 比1983年增长20倍, 医疗保健支出49.53元, 增长98倍。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牧民生活   (二)消费结构及变化特点 ☛
000267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