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临泽县农村经济相对而言发展较快, 集体经济有一定的基础,农民生活高于全省水平,因此在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持慎重稳进态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经实践证明这种承包经营确实能最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全面推开,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联产到组、分组作业 (1981年前)。实行“定地块、定劳力、定投资、定产量、定工分、超产奖励”的五定一奖。
(2)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1987年)。实行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3)进行农村改革专题试点阶段 (1988—1990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以临泽县为依托,建立张临高试验区,从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开发建设诸方面探索和建立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机制,从而推进农村第二步改革。共开展了6个专题15个试验项目的示范,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阶段(1991年以来)。全县本着提高县一级,强化乡一级,完善村一级,建立社一级的原则,建立了科教兴农“四大体系,一个网络”。四大体系:
❶决策体系,县成立科教兴农领导小组,乡选配科技副乡长,成立了乡科委,村上增设科技村长,成立科技小组,使科技工作实现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❷服务体系:在强化县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的同时,重点抓了乡级“181”全程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即“一委八站一公司”(乡科委、农技推广服务站、农经站、审计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电管站、水管站、农机管理站和农工商公司),实现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社都有技术员”;
❸试验示范体系:以平川科技示范乡为龙头,芦湾村等12个示范村和3 700个科技示范户为基础,以各乡农技站试验示范田为依托,健全了科技试验示范体系,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向生产转移的试验示范工作;
❹培训体系:每年开展科普之冬活动,举办短训班向农户传授适用技术。“一个网络”是县上有学会,乡乡有协会,民间有各类专业研究会,这类民间组织全县已发展到32个,1 834人,成为农村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新生力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再上一个台阶,使广大农民生活尽快奔小康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