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滥:泛滥、无选择节制。 竽: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多管乐器,类似今天的笙。充:冒充。 充数:凑数。不会吹管却混在乐队里凑数。 比喻没有本领冒充有本领的人而占著位置,或用次品混在好的里面凑数。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韩非子·内储说》记载了一段“南郭吹竿”的故事:战国时,齐宣王爱吹竿,每回都三百个乐师合奏。有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为了骗得君主的优厚待遇,冒充乐师混在乐队里,竟混了好多年。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湣(mǐn)继位,也爱听吹竽,但不爱听合奏,便叫三百个乐师一个个独奏。这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没法继续混下去了,便悄悄溜走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若只靠著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现代)鲁迅《准风月谈,归厚》:“作者在谣言文学上,也还是‘滥竽充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