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

国民党逃到台湾后,虽暂时避开了中共的直接军事威胁,但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政治上,由于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统治集团内众叛亲离,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感召之下,一批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走上和平道路,站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一边。他们先后和中共签订了地方性的和平协议。致使湖南、绥远、新疆、云南等一批省市和地区和平解放。此外,邵力子与黄启汉动员国民党立委范予遂、李世军、于振瀛、武和轩等53人在上海发表声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50年3月13日留港的国民党立法委员和中央委员黄绍竑、贺耀祖、罗翼群、刘斐、周一志、张潜华等44人联名发表声明,决定“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共同努力”。10月2日,前国民党政府驻塔什干总领事馆人员致电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脱离国民党。9日,前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馆暨巴黎总领事馆全体馆员致电周恩来,宣告与反动派脱离关系,听候指示接管。接着前国民党驻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弗总领事馆全体人员、前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大使涂允檀率大使馆全体馆员先后致电,宣布“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10日,国民党海军“长治号”官兵举行起义,国民党的海军“舞风号” 等多艘军舰也随之宣布起义。11月9日,原属国民党政府官僚资本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简称两航公司) 的爱国员工40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在香港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投入祖国怀抱。接着国民党政府原 “资源委员会”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信托局” “广东银行”“广西银行”“财政储金汇业局”驻港办事处、招商局和粤汉铁路员工相继起义。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于12月应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回到北京。除了许多爱国人士选择了投向人民、投向祖国怀抱外,还有一部分人也不愿去台湾,纷纷避居海外,如原国民党台湾省主席魏道明寄居巴西,原东北要员熊式辉滞留香港,原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避居南美。一些已到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也是人心惶惶,试图离开台湾。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内部派系倾轧,相互之间的权力争斗激烈。到了台湾后,CC系、黄埔系、政学系、孔宋系、上海财团之间的权力冲突并没有随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而消失,相反因各派在大陆失败而发生势力消长,斗争更加激烈。中央统治集团内部事权难以统一。由于失败,组织瓦解,党员脱联,党纪不振,党员意志消沉,精神衰落。而且在全面崩溃的情况下,随着大陆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特别是有人民解放军收复沿海岛屿和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军事压力下,国民党时刻感受到来自大陆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内部失败主义情绪日益滋长、蔓延。特别是国民党官僚肆无忌惮地压榨台湾人民,导致台湾人民奋起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于1947年2月28日爆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国民党的 “二二八”暴动。而国民党政府出兵残酷镇压了台湾人民的起义。这一事件给台湾人民与国民党当局之间长久地留下了难以解除的历史阴影。国民党败军、随员大量涌到台湾,造成台湾巨大的社会压力,加上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僚垄断了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台湾人民没有参政权和决策权,给国民党与台湾人民之间的关系又增加了一层新的矛盾,台湾人与大陆人之间的“省籍矛盾” 加剧。
军事上,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不仅人少,武器装备差,力量薄弱,而且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陆续由大陆败退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周边诸岛的国民党军队约有60万人,其中仅36万有过作战经历,不少由职业军人、保安团队、被裹胁的农民和流亡学生组成;许多军事建制单位有名无实,或官多兵少,或有官无兵;军队严重缺乏弹药、粮食、衣物。被蒋介石称为“海上长城”的海军,仅有海军舰艇50艘,且零件严重不足,维修不济,有战斗力者不及半数,且海军官兵不过3.5万人,难以应付多岛之战和掌握台湾海峡的制海权。而作为维持海岛和海上作战关键的空军约有飞机400架,但缺乏维修零件,真正能起飞参战的飞机只有半数,油料储存仅够两个月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力量,使国民党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若不是朝鲜战争爆发,国民党确实难以维持下去。
经济上,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难以恢复。工业设备破损,原料极为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也严重不足,1948年工业生产水平仅为1941年的59%。农业方面,台湾全岛面积仅3.6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不到三分之一,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生产状况如此恶化,得不到迅速恢复,而进口又受到外汇短缺的限制,致使人民生活贫困不堪言语。随着国民党的溃败,大量人口涌向台湾岛,导致人口猛增,总人口从1946年610万增加到1952年的810万,六年间台湾增加人口200万,尚不包括败退台湾的60万军队和未报户口的人数。生产不能恢复,人口激剧增加,导致台湾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质奇缺。台湾当局财政出现巨额赤字。1950年财政赤字多达5亿多新台币。并负有债务1050万美元。其后果导致物价飞涨。物价上涨率从1946年的77%提高到1949年 6月 的1189%; 1949年至1952年,趸售物价上涨了3.3倍。连军民的基本生活也存在问题。
外交上,国民党也面临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取代了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政府”,国民党政权完全丧失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英国、印度、锡兰 (今斯里兰卡) 、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国民党溃败局势明朗后,相继承认新中国,撤退了驻台外交使节。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盟友”,其对台政策也摇摆不定。此时的美国急欲从中国内战中“脱身”。国民党逃台后,美国只在台湾设立了一个总领事馆,而且美国政府一再下令撤退在台侨民。1950年1月,美国国务院向所有驻外使馆发出一份机密备忘录,训令所有馆员,台湾失守是迟早的事情,要求他们将这种损失减轻至最低程度。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文告声明:“此时此刻,美国无意取得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的特权; 也无意动用军队干预,美国不会介入中国的国内冲突。同样地,美国政府不会提供台湾军事援助或顾问。”美国的经济援助也暂时冻结。在美国还展开了承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论,要求重新评估美国对华政策的正义呼声不绝于耳。国民党当局惟恐美国政府仿效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于各种危机交织在一起,岛内一片混乱,国民党的统治朝不保夕。

☚ (二) 蒋介石“复职”   (四) 国民党“改造”运动 ☛
000000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