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 (三) 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困境国民党逃到台湾后,虽暂时避开了中共的直接军事威胁,但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政治上,由于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统治集团内众叛亲离,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感召之下,一批爱国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走上和平道路,站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一边。他们先后和中共签订了地方性的和平协议。致使湖南、绥远、新疆、云南等一批省市和地区和平解放。此外,邵力子与黄启汉动员国民党立委范予遂、李世军、于振瀛、武和轩等53人在上海发表声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50年3月13日留港的国民党立法委员和中央委员黄绍竑、贺耀祖、罗翼群、刘斐、周一志、张潜华等44人联名发表声明,决定“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共同努力”。10月2日,前国民党政府驻塔什干总领事馆人员致电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脱离国民党。9日,前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馆暨巴黎总领事馆全体馆员致电周恩来,宣告与反动派脱离关系,听候指示接管。接着前国民党驻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弗总领事馆全体人员、前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大使涂允檀率大使馆全体馆员先后致电,宣布“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10日,国民党海军“长治号”官兵举行起义,国民党的海军“舞风号” 等多艘军舰也随之宣布起义。11月9日,原属国民党政府官僚资本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简称两航公司) 的爱国员工40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在香港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投入祖国怀抱。接着国民党政府原 “资源委员会”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信托局” “广东银行”“广西银行”“财政储金汇业局”驻港办事处、招商局和粤汉铁路员工相继起义。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于12月应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回到北京。除了许多爱国人士选择了投向人民、投向祖国怀抱外,还有一部分人也不愿去台湾,纷纷避居海外,如原国民党台湾省主席魏道明寄居巴西,原东北要员熊式辉滞留香港,原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避居南美。一些已到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也是人心惶惶,试图离开台湾。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内部派系倾轧,相互之间的权力争斗激烈。到了台湾后,CC系、黄埔系、政学系、孔宋系、上海财团之间的权力冲突并没有随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而消失,相反因各派在大陆失败而发生势力消长,斗争更加激烈。中央统治集团内部事权难以统一。由于失败,组织瓦解,党员脱联,党纪不振,党员意志消沉,精神衰落。而且在全面崩溃的情况下,随着大陆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特别是有人民解放军收复沿海岛屿和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军事压力下,国民党时刻感受到来自大陆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内部失败主义情绪日益滋长、蔓延。特别是国民党官僚肆无忌惮地压榨台湾人民,导致台湾人民奋起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于1947年2月28日爆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国民党的 “二二八”暴动。而国民党政府出兵残酷镇压了台湾人民的起义。这一事件给台湾人民与国民党当局之间长久地留下了难以解除的历史阴影。国民党败军、随员大量涌到台湾,造成台湾巨大的社会压力,加上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僚垄断了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台湾人民没有参政权和决策权,给国民党与台湾人民之间的关系又增加了一层新的矛盾,台湾人与大陆人之间的“省籍矛盾” 加剧。 ☚ (二) 蒋介石“复职” (四) 国民党“改造”运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