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园艺作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园艺作物

(三)园艺作物

1.蔬菜与瓜类。黑龙江省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时, “勿吉人, 菜则有葵”。自清代以来,中原地区汉族移民带来各种蔬菜种子, 栽培蔬菜品种逐渐增多。除马铃薯、大豆、绿豆等兼用菜外, 全省约有37种蔬菜, 100多个品种。省市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共选育出46个品种, 其中杂种一代18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蔬菜杂交种, 本省也注重杂交种的培育, 到1992年全省共育成杂种一代, 黄瓜7个, 茄子4个, 番茄3个, 甘蓝2个, 白菜2个。由于杂种一代抗病、高产, 深受菜农欢迎, 应用面积达30%以上。
(1) 白菜。黑龙江省主要秋菜之一。主栽品种有“二牛心”、“龙白1号”“牡丹江1号”、“佳白1号”、“齐白1号”、“龙协白”、“4号矬菜”、“黄籽白菜”、“通化菜”等。二牛心白菜品质好, 又称山东菜。从山东寿光、昌邑引进, 在黑龙江省已有80年栽培历史。属中熟品种, 生育期75~85天。株高25~35厘米, 叶片呈倒卵形或椭圆型, 成熟时菜型为矮桩牛心形, 单株重2~2.5公斤, 对霜霉、软腐病抗性较强。牛心菜按植株开展度叶球大小和生育期长短又分为大牛心、二牛心、小牛心。哈尔滨市及周边县镇都以二牛心为主栽品种, 栽培面积占95%以上。该品种白菜熟食软嫩, 生食味甜纤维少, 腌渍质脆, 较耐贮藏。
(2)萝卜。黑龙江省清代初期就有种植, 是蔬菜主要种类之一。大萝卜、青萝卜耐贮藏, 作为秋、冬、春季蔬菜, 栽培的种类有大红萝卜、大青萝卜、小青萝卜、心里美还有少量的白萝卜。栽培品种, 地方品种红萝卜有 “王兆红”、“王岗红”、“灯笼红”、“大红袍”和伊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 “伊冬红”等大红萝卜。青萝卜有 “翘头青”、“豆瓣青” 和大兴安岭地区蔬菜所育成的 “冬青”。还有由北京蔬菜研究所引入, 经东北农业大学多代系选育成的心里美萝卜。除大萝卜外, 黑龙江省作为春季蔬菜还种植水萝卜, 以红水萝卜最受欢迎, 较好的品种有 “圈河北”、“双城粉”、“克山红”等水萝卜。
(3) 甘蓝。别名大头菜。1896年引入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农事试验场试种, 逐渐推开。早甘蓝是春末夏初市场供应的主要蔬菜, 中、晚甘蓝在60—70年代是蔬菜市场坐阵品种。全省各地均有栽培。60—70年代种植的早熟品种有 “金早生”、“迎春”, 中晚熟品种有 “黄苗”、“海拉尔4号”、“红旗磨盘”。80年代开始引进杂交种, 现在已全部应用杂交种。引进品种有 “报春”、“中甘11号”、“京丰1号”、“晚丰” 等。省内育成的有 “东农605”、“东农606”、“东农607”为早熟品种, 定植后50天左右即可采收。甘蓝中的球茎甘蓝, 别名苤蓝。清朝中期就有种植, 是腌渍蔬菜品种之一。从华北地区引进的青苤蓝品种, 已在黑龙江省中北部、黑河等地区栽培多年。
菜花, 学名花椰菜, 是70年代从中国南方引入黑龙江省的蔬菜。以颜色划分有白菜花和绿菜花; 以季节划分有春菜花和秋菜花。春菜花在哈尔滨地区用温室栽培, 秋菜花露地生产。春季栽培的早熟品种有东引法国菜花、荷兰阿尔法菜花。秋季栽培品种有荷兰早雪球1号。福农10号、津选3198适合春秋两季栽培。东北农业大学于1985年研究成功秋菜花在本省采种技术。
(4) 茄子。黑龙江省清代初期就有种植, 是主要夏季蔬菜之一, 果实有长茄、圆茄2种, 紫色线茄最受欢迎。栽培品种: 长茄地方品种有科选1号、龙茄1号、黑油光、齐茄1号、齐茄2号等, 引进品种鹰嘴长茄; 杂种一代有龙杂茄1号、佳杂茄1号、齐杂茄1号。圆茄有哈尔滨圆茄。
(5)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1896年在哈尔滨香坊农事试验场试种, 做为水果、蔬菜兼用作物很快在全省各地推广。栽培品种: 早熟品种有齐研矮粉、东农702、东农704、66-13; 中晚熟品种有强力米寿、沈粉1号、中蔬4号; 加工品种有罗成1号。东农号番茄为番茄杂种一代, 由东北农业大学育成。代表品种为东农702、703、704。分别于1986、1987、198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东农703品种, 大棚栽培最高公顷产11.25万公斤。
(6) 辣椒。黑龙江地区在清代初期就有种植, 是主要夏菜之一。种植的辣椒种类有大青椒、小辣椒、牛角椒3种。其中以种植大青椒为主, 栽培品种: 大青椒以哈椒1号、巴彦大青椒、茄门椒为主; 小辣椒以早熟1号、湘研1号为主; 牛角椒则以保加利亚小辣椒为主。此外大青椒栽培品种还有: 鹤选1号、龙椒1号、冠军大青椒、铁皮青辣椒等。
(7) 菜豆。别名豆角、芸豆。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地区清朝中期就有种植, 是省内主要夏、秋蔬菜。栽培的菜豆种类分蔓生和矮生两种。栽培品种: 早熟矮生菜豆,60—70年代以五月鲜、沙克沙菜豆为主, 80—90年代以自来油、法兰豆为主。中晚熟蔓生种, 60—70年代地方良种有黄皮老来少、大马掌、江东宽、家雀蛋、兔子翻白眼、一尺青、黄金勾, 引进品种有白大架。80—90年代地方良种有红旗油豆、哈菜豆1~3号, 齐菜豆1号、宾县油豆, 外引品种有双季豆。红旗油豆是哈尔滨市种子公司从鹤岗市引进的农家品种, 经提纯复壮后定名的较晚熟品种。品质好, 耐寒性强, 晚秋生长旺盛, 抗锈病、炭疽病能力强, 是晚秋堵淡季的蔬菜。
(8) 黄瓜。别名王瓜。黑龙江地区自清朝初年就有种植, 是省内重要早春菜和夏菜, 也是保护地栽培的高产高效蔬菜种类。黄瓜分水、旱黄瓜两种。种植品种: 露地旱黄瓜以叶三旱黄瓜和老来少黄瓜为主;水黄瓜春黄瓜以长春密刺、佳木斯青刺、新泰密刺、龙杂黄瓜为主; 保护栽培秋黄瓜, 以津研4号、6号为主。黑龙江省的叶三旱黄瓜, 是早年由俄罗斯引入黑龙江地区, 形成哈尔滨市的农家品种。属早熟品种, 生育期45~50天, 采收期25~30天。嫩瓜短柱状, 长8~15厘米, 横径2.5~3厘米, 单瓜重75~125克, 瓜皮草绿色, 瓜肉绿白色, 清香味浓, 质脆水分少, 品质极佳。黑龙江省制作酸黄瓜罐头历史悠久, 具有俄罗斯风味, 是重要的出口外销产品。
(9) 大葱, 又称秋葱。黑龙江地区早在渤海国(698—926)时期就有大葱种植, 是主要秋菜之一。栽培的大葱种类, 有长葱白型和短葱白型两种, 各地均可栽植。栽培品种: 长葱白型有章丘大葱、海洋大葱、盖平大葱; 短葱白型有鸡腿葱。叶略弯而先端较细, 基部葱白膨大如鸡腿, 故称鸡腿葱。鸡腿葱别名矮葱, 葱味浓厚, 葱白紧实, 株高1米左右。
(10)大蒜。黑龙江省栽培的大蒜有紫皮、白皮两种。紫皮蒜栽培历史较为悠久, 品质好。生产基地均在两座历史古城。一是勃海国的宁安, 一在金国都城所在地阿城。阿城紫皮蒜栽培始于金代, 已有860年历史。主要生产蒜头和蒜苔, 生育期83~92天,蒜苔辛香纤维少, 蒜头硕大, 重50~100克, 每头6~8瓣, 肉质肥厚脆嫩, 远销东南亚各国。
白皮蒜以蒜头、蒜苗、青蒜为主要产品, 生长势强, 耐寒、耐贮, 辣味稍淡。主要用于冬季温室蒜苗生产。
(11)菠菜。黑龙江地区在清代初期就有种植,是省内春秋两季蔬菜, 越冬的冻根菠菜, 是解决省内早春淡季供应的重要蔬菜。栽培品种: 有尖叶菠菜(有刺菠菜)、圆叶菠菜 (无刺菠菜)。双城尖叶菠菜省内外闻名, 种子销往省外。是双城地方品种。种子有2~4个刺, 呈菱角型, 抗寒能力极强。适于秋播越冬栽培。
(12) 韭菜。黑龙江地区早在渤海国 (公元698—926年) 时期, 就栽培韭菜。栽培的品种有: 竹秆青、大马蔺、大白根、二马蔺、791、嘉兴白根等。以佳木斯、鹤岗一带农家品种竹秆青品种最好。植株生长较快, 第一刀收割期比其他品种早。一年最多收割三刀, 不生黄叶, 不倒伏, 品质优良, 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13) 西瓜。别名称水瓜。辽代黑龙江地区女真人开始种西瓜, 形容西瓜形如扁而圆, 色极青翠, 味甘脆, 中有汁尤冷。西瓜种植区域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和南部, 以及三江平原西部。全省栽培的西瓜有15个品种, 95%以上为杂交种, 平均公顷产瓜2.6万公斤。品种: 有引进品种早花西瓜、蜜宝西瓜、金钏冠龙西瓜; 本省培育的有龙蜜100号西瓜、齐红西瓜、齐圆西瓜、庆红宝西瓜, 还有无籽西瓜系列的无籽3号, 无籽蜜宝等。
(14) 甜瓜。又称香瓜。甜瓜分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类别。黑龙江省主要栽培薄皮甜瓜, 栽培历史近160年。清代汉族移民带来甜瓜种子及种植技术。新中国成立前, 都是农民零星种植。改革开放后, 甜瓜生产发展很快, 栽培品种多为地方品种, 主要有: 龙甜1号、白沙蜜、白糖罐、黄金道、五楼供、铁把青、喇嘛黄、灰鼠子甜瓜等。龙甜1号甜瓜品种, 种植面积较大。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从地方农家品种 “涝洲五楼供” 中系选育成, 1984年由省审定推广, 属早熟品种。生育期75~80天, 瓜圆型或卵圆型, 单瓜重0.25~0.5公斤。成熟时瓜皮为黄白色, 有10条明显纵沟, 果肉桔黄色, 肉细脆香甜, 含糖率12.5%~13%, 种子乳白色, 千粒重12克左右。
2.果树。黑龙江省气候寒冷, 发展果树生产历史较短, 约70~80年。主要有小苹果、李子、梨、葡萄等。小苹果中以黄太平、大秋、花红为主。另外黑豆、葡萄、树莓、草莓等发展较快。
(1)苹果。由于黑龙江省气温低, 生长季节短,冬季严寒, 长期以来只能栽培黄太平、大秋、玲珰果等小苹果。通过多年引种选育和开展各种抗寒栽培试验,选出适宜寒地栽培的K9、东光等大、中型苹果。通过高接、匍萄栽培等方式,使苹果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全省苹果栽培面积占全省果树总面积的45.4%,总产占水果总产量的50%。品种主要有: 大秋、黄太平、玲珰果等小苹果; 还有中、大型苹果金红、K9、锦红、东光等。大秋、黄太平为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大秋苹果是美国人韩森于1919以初笑为母本,山定子为父本杂交育成, 1925年传至哈尔滨, 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栽培面积近7 000公顷, 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绥化、牡丹江等地区。平均果重25克,扁圆型果, 紫红或浓红色, 肉质脆、多汁、味酸甜,9月中旬果实成熟, 可贮藏2个月左右。黄太平栽培面积最大, 已发展到2万公顷。该品种于1909年,由俄国引入哈尔滨, 在庭院栽培。现在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以宾县、宁安、望奎等县、市栽培面积较大。果实平均重35克, 圆型、底色黄, 彩色浅红,肉质脆而多汁, 味酸甜, 8月中旬果实成熟, 不耐贮藏。树势强壮, 抗寒力强, 极丰产。玲珰果由美国人韩森育成, 1925年传到哈尔滨栽培, 近年在黑龙江省发展面积达到1 600多公顷, 是加工水果罐头的好品种, 果实小, 平均果重15克左右, 颜色鲜红, 充分成熟呈紫红色, 酸味强, 有浓香味, 置于室中屋内很快充满香气, 8月中旬成熟, 不耐贮藏。该品种抗寒性和抗逆性强, 一般土壤均可栽培。现今苹果属野生品种有山荆子和毛山荆子, 一般可用做砧木。
(2) 梨。黑龙江省栽培梨树历史约80多年。过去为零星栽培, 主要品种有: 福安尖把梨、大小香水梨、八里香、早熟白梨、乔马梨、古高梨等。1958年以后, 从吉林省延边引进苹果梨, 经多年实验, 已在东宁县东宁镇、大肚川、三岔口三个乡镇安家落户,70年代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先后选育出龙香梨、伏香梨、秋香梨、晚香梨等品种, 累计推广100万株。梨属野生品种有山梨。
(3) 李子。40年代栽培的李子, 多为当地培育的品种, 有巴彦县的麦黄李、牛心李等。50年代整理出东北美丽、中心李、巴彦大红袍、呼兰大红李、红干核、香蕉李子等。70年代, 试验选育推广绥李3号、北方1号、绥棱红等主栽品种。进入90年代,李子栽培面积已达3 000多公顷, 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产区为佳木斯市和绥化地区、汤源、肇源两县已形成李子种植基地。李属野生种有乌苏里李。李子栽培品种中以绥李3号栽培面积最大, 占全省李子栽培总面积的87%, 总产量1 000万公斤。该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于1972年育成, 全国有16个省 (区) 推广栽培, 成为中国北方各省栽培面积最大, 普及面最广的李子品种。199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果实大, 平均果重64克, 最大果重108克。果实成熟呈红色, 鲜艳美丽。果肉多汁有香气,味甜, 含可溶性固形物16.60%、含糖13.10%、含酸0.27%, 纤维少、核小、粘核、肉厚品质上等。8月中旬至9月初果实开始成熟, 果皮厚较耐贮运。抗寒性强, 丰产性好, 定植后第二年开花, 第二年有产量,4~5年进入盛果期, 平均株产20~25公斤, 连续结果能力强, 丰产稳产。在较瘠薄土壤, 盐碱土地区亦可生长良好。
(4) 杏。黑龙江省栽培面积较小, 不到900公顷, 主要分布在牡丹江、佳木斯地区。鸡西市、东宁县、依兰县果树场、友谊农场、597农场等地有成片的杏树栽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有成片山杏林。新中国成立前, 多栽培当地品种, 有双城县的荷包杏, 巴彦县的金杏、银杏等。1958年后, 逐渐整理培育出银白杏、关老爷脸、631、19团1号和3号、麦黄杏、绥棱501、东宁2号杏等10多个品种。进入80年代以后, 主栽品种为631杏、657杏、东宁2号杏、五九七农场1号、2号、13号、14号和芦店杏、大珍杏等。杏属野生种有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等。90年代主要推广龙垦号杏、依兰杏等。
(5) 葡萄。黑龙江省只有80年栽培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只有贝达一个栽培品种。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引进, 栽培葡萄品种逐渐增多。1955年以前有耐格拉、黑汉堡、玫瑰香、底拉德、康拜尔早生等。60年代增加了莎巴珍珠、葡萄园皇后、哈佛特、而一屯、水晶、美洲红等。70年代增加了红香水、黄香水。进入80年代, 推广了日光温室栽培的巨峰和适于酿造的左山1号等品种。进入90年代, 改变了单一露地栽培, 发展了塑料棚和温室保护地栽培, 葡萄栽培逐年增加。推广的品种有: 蜜汁葡萄、玫瑰红葡萄, 保护地栽培品种为巨峰葡萄和乍娜、潘诺尼亚。此外还有红香水、美洲红、黑莲子、布来屯、耐格拉、康拜尔、爱地朗等。葡萄属野生种有山葡萄。葡萄栽培地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部和中南部地区, 泰来、肇源、宾县栽培面积较大。
(6) 黑豆。是地方称谓, 也叫黑豆果、黑加仑、紫莓。学名黑穗醋栗, 虎耳草科小灌木, 果实为浆果。果实是加工果酱、酿酒、制造清凉饮料的好原料。已有90多年栽培历史。最初由俄国侨民引入,在哈尔滨、牡丹江市郊零星栽培。逐渐扩展到滨绥铁路沿线, 并在帽儿山、石头河子等地集中栽培。80年代后期黑豆面积扩展很快, 重点栽培地区有尚志、阿城、海林三个市。栽培品种, 按果皮厚薄分为两大类。70年代以前, 主要栽培品种是以苏联引进厚皮黑豆、薄皮丰产黑豆、不防寒黑豆、甜粒子黑豆等。80年代以后以亮叶厚皮黑豆为主, 薄皮黑豆为辅,新选育的品种有早丰和奥依宾。穗醋栗属野生种有东北茶藨、黑果茶藨、水葡萄茶藨等15种变种。
(7) 树莓。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又称木莓、托盘、马林果, 已有80余年栽培历史。尚志、一面坡、帽儿山、石头河子等有大面积栽培。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为红树莓、大红树莓、双季树莓、黄树莓等。其中红树莓是主栽品种, 面积占96%。
(8)草莓。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已有80多年栽培历史。尚志、牡丹江一带栽培较多。主要品种有宝交早生 (日本品种)、戈雷拉 (荷兰品种)、明晶 (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新品种)、索非亚 (保加利亚品种) 等。
3.花卉。黑龙江省地处北方, 花卉生产起步较晚, 但发展比较迅速, 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著名的有丁香花、五色草、一串红等。全年生产各类花卉160余种, 近2亿株。
❶丁香。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丁香种类较多, 除常见的紫丁香以外, 还有紫萼丁香, 朝鲜丁香、佛手丁香。紫丁香开花早, 花紫色, 香气浓厚,花期长, 抗寒冷, 耐贫瘠, 适应性强, 易于栽培, 是绿化的优良品种, 春季开花, 花团锦簇, 枝叶繁茂,香气四溢, 为群众所喜爱。1988年7月30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决定紫丁香为黑龙江省省花。1990年哈尔滨市政府确定丁香为哈尔滨市花。
❷五色草。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五色苋、法国苋、毛毡苋。五色草是黑龙江省夏季花坛的主要构成花卉。五色草是大叶红、小叶红、绿草、黑草、白草的合称。五色草具有植株低矮、枝叶繁茂、耐修剪、颜色对比强烈, 特别是秋霜后, 叶色更加鲜艳, 可以做成毡式、立体造型等多种形式花坛。
❸一串红。别名万年红、墙下红、爆竹红。唇形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一年生栽培。是黑龙江省绿化用花的主要花种之一。
❹唐菖蒲。别名十样锦、十三太保、菖兰、扁竹莲。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❺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达木兰,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多在11月至翌年3月, 喜冷凉气候。大花君子兰因盛开于新年、春节之际, 剑叶碧绿、红花璀灿、端庄堂皇, 深受群众喜爱, 是黑龙江省盆栽最广的花卉种类。

☚ (二)经济作物   二、林木品种资源 ☛

1.蔬菜/2.瓜类/3.果树/4.花卉

☚ 4.药材   1.蔬菜 ☛

1.水果/2.果用瓜/3.蔬菜/4.花卉/(四)茶叶/(五)蚕桑/(六)中药材

☚ 5.糖料   1.水果 ☛
000316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