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飞火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毬 > 飛火槌
飛火槌  fēihuǒchuí

亦稱“火飛抓”、“火抓”。手擲燃燒性火器。以木製成,形如棒槌,故稱。槌内鏇空裝滿火藥,上安藥綫,並開出火孔數個,外釘以倒鬚鈎,點燃藥綫,擲於敵處,火發延燒。創製於明前期。製作簡易,實用方便。初以水戰,後亦用於陸戰。《兵録·製器煉鐵法》:“身連柄八寸長,圓圍三寸,狀如棒槌。以白楊木爲之,中車空使薄,裝藥在内,釘三道釘,每道用倒鬚鈎釘四箇,攢十字釘,止留倒鈎在外,倒鈎約一寸,以鋒利爲上。打去賊船,使釘釘船牢,一時不能脱,而火發可以燒船。”明·李盤《金湯借箸十二籌·水器》:“賊船遠用火箭,近十數步内,或焚帆、焚篷非火飛抓不可。製用木鏇作棒槌形,自頂上入刀,將内中鏇空,入火藥裝滿,周圍共掏七八孔出火,用倒鬚釘釘之,外糊油紙避雨濕。臨敵用手擲去,或高釘帆上,或釘入人身,釘入竈棚,皆可延燒。陸戰前面長兵相抵,後面短器手點火擲中敵,此亦使其亂而取之之意也。”清·魏源《聖武記》卷十四:“焚帆燬篷,火抓是資。圓木陷刃,空中藥施,火孔六七,倒錐置之。臨敵亂擲,釘入帆桅,或高或下,釘著火隨,是曰火抓。”參閲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七》。

飞火槌

亦称“火飞抓”、“火抓”。古代手掷燃烧性火器。以木制成,形如棒槌,故称。槌内镞空装满火药,上安药线,并开出火孔数个,外钉以倒豻钩,点燃药线,掷于敌处,火发延烧。创制于明前期。制作简易,实用方便。初以水战,后亦用于陆战。《兵录·制器炼铁法》:“身连柄八寸长,圆围三寸,状如棒槌。以白杨木为之,中车空使薄,装药在内,钉三道钉,每道用倒豻钩钉四个,攒十字钉,止留倒钩在外,倒钩约一寸,以锋利为上。打去贼船,使钉钉船牢,一时不能脱,而火发可以烧船。”明代李盘《金借箸十二筹·水器》:“贼船远用火箭,近十数步内,或焚帆、焚篷非火飞抓不可。制用木镞作棒槌形, 自顶上入刀,将内中镞空,入火药装满,周围共掏七八孔出火,用倒豻钉钉之,外糊油纸避寸湿。临敌用手掷去,或高钉帆上,或钉入人身,钉入灶棚,皆可延烧。陆战前面长兵相抵,后面短器手点火掷中敌,此亦使其乱而取之之意也。”清代魏源《圣武记》卷十四: “焚帆毁篷,火抓是资。圆木陷刃,空中药施,火孔六七,倒锥置之。临敌乱掷,钉入帆桅,或高或下,钉著火随,是曰火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6: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