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安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3年2月成立的中共寿县中甸集特支,是全省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26年秋,安徽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结业后,受中共中央委派,回皖开展农民运动。同年9月,在合肥北乡双河建立中共合肥北乡支部,成立了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根据中央关于“以皖北为中心,开展农民运动”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宣传。这一时期,仅寿县及附近地区的9个特支(支部)所辖党组织,有党员近150名。他们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吸收进步青年入党,组建团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等革命群众团体组织,培养锻炼了一批骨干,为党在农村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组织基础。全省广大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安庆、寿县、芜湖、宿县、阜阳等地为中心的中心区域党组织,对安徽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21年冬, 中共湖南支部根据中共一大决议和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 的精神, 把积极发展党员, 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两件大事之一。毛泽东和何叔衡、李立三、夏曦、夏明翰等人, 分别到长沙、衡阳、安源等地,发展党员, 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为了提高党员的觉悟水平和培养领导骨干, 相继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中共湘区区委还选派大批党员, 参加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及广州和武昌的农民运动讲习班。 ☚ 第一节 农村党支部_一、民主革命时期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王尽美、邓恩铭回到济南,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1922年正式成立中共济南地方支部,王尽美任书记。从1923年起,济南党组织先后派王尽美、邓恩铭、王复元、王用章、庄龙甲、纪子瑞、宋伯行、王翔千、贾乃甫、马守愚、李宗鲁等人到青岛、张店、淄川、潍县、枣庄、青州、齐河、曲阜、鲁北等地开展工农运动,发展党员,筹建党组织。到1927年7月,济南、青岛、寿光、潍县、高密、益都、张店、淄川、齐河、禹城、枣庄、曲阜、沂水、日照、泰安、莱芜、东昌、阳谷、临清、博平、肥城、烟台、莱阳、海阳等市县和地方陆续建立了党的支部或小组;寿光、潍县、益都、高密4县和青州、张店、鲁北3个地方分别建立了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诸城、高唐、聊城、曹州、临沂、郯城等地的共产党员也积极开展活动,筹建党组织。在这一时期,全省党员发展到1 500人,其中农民党员约800名;全省农村建立党支部70余个。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有2个:一是1924年春建立的中共齐河县后里仁庄支部,由贾乃甫任支部书记,隶属于中共济南地方委员会;另一个是1924年9月建立的中共寿广支部,张玉山任书记,也隶属中共济南地方委员会。其它建立较早的农村党支部还有:1925年1月建立的青州党支部,2月建立的广饶县延集村党支部、在寿光县张家庄建立的寿光党支部、在潍县城南庄家村建立的潍县党支部,同年春建立的广饶县刘集村党支部。 ☚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设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