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光能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光能资源

(一)光能资源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能量的源泉,是各种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光能资源一般指光时、光量和光质。云南绝大部分地区光能资源充裕,日照时数多,且全年可利用,有效性高。
1.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是表征一地太阳光照时间长短的特征量,它主要受纬度、季节、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日照百分率系指一地实际日照时数与可能日照时数的百分比。
(1)日照时数。云南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在910~2 810小时之间。金沙江河谷地带的永仁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地方,全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2 803.7小时,最多年(1990年)达3 018.6小时。滇东北盐津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15.3小时,最少年(1983年)仅671.8小时。
云南各地年日照时数地区分布有西高东低的特点。省内日照时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地区、德宏州等地,年日照时数可达2 400小时以上,滇中一带、玉溪市南部、红河州中部等地年日照时数可达2 300小时,亦为数值较多的地方。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昭通地区北部、怒江州北部、滇南边境地区,年日照时数分别在1 000小时左右、1 400小时左右和1 500~1 600小时左右,省内其他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 000小时左右。
云南日照时数与全国比较,滇东北地区为全国低值区,接近四川盆地、贵州等地的日照时数。楚雄州北部、大理州东部等地属于全国高值区之一,仅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云南日照时数年内变化特点是干季多、雨季少,有春多于秋、冬多于夏的特点。省内多数地区3~5月为全年日照时数较多的月份,7~10月为全年日照时数较少的月份,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曲线多数地区为一峰一谷型。滇东北地区为夏大冬小型,与省内其他地区不同。
省内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相对变率在10%左右。日照时数最多年与最少年一般可相差400~650小时,最大可差800小时,最多年与最少年的比值一般在1.20~1.35之间,最大可达1.99。
(2) 日照百分率。云南各地年日照百分率在21%~65%之间。永仁最高,盐津最低。地区分布特点与日照时数基本一致,滇西一般在50%以上,滇东一般在45%以下,滇东北不到30%,滇南和滇西北边境地区在40%以下。
日照百分率年内变化特点亦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特点相似,干季各月日照百分率高,省内多数地区均在50%以上,尤其是1~4月,可高达60%~70%,最高可达80%。雨季各月日照百分率较低,各月一般在40%以下,最少仅20%左右,盐津秋冬季各月只有11%~13%,是省内月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地方。
2.太阳辐射。太阳总辐射是表征一地光能能量多少的特征值。太阳总辐射由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组成,对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是光合有效辐射。
(1)总辐射。云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3 620~6 682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永仁最多,盐津最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地区分布有西多东少的特点。金沙江河谷地带,楚雄、临沧一线以西地区(怒江州北部除外)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 86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仅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为全国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滇中及滇南广大地区在5 020~5 44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比长江流域、华南等地要多400~800兆焦耳/平方米,亦为国内太阳总辐射量较多的地区。滇东北绥江、盐津等地年太阳总辐射量3 600~3 800兆焦耳/平方米左右,与四川盆地、贵州等地相当,为全国太阳总辐射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怒江州北部为4 200兆焦耳/平方米左右,亦为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之一。
太阳总辐射量年内变化省内多数地区为春大秋小型,一年中最高值大多出现在4~5月,各月太阳总辐射量一般为540~670兆焦耳/平方米。这段时间正值雨季来临前后,空气十分干燥,日照时间特别多,日照百分率高,因而太阳总辐射量也特别多,这是云南与其它省区不同之处,外省大多是7~8月为一年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月份。省内一年中太阳总辐射量最少月份一般在11~12月,月值为290~420兆焦耳/平方米,主要因为天文辐射量少的缘故。
滇东北北部为夏大冬小型,一年中高值出现在夏季(6~8月),各月数值一般为420兆~540兆焦耳/平方米,最大值一般出现在7月,其值为500兆~540兆焦耳/平方米,因为该地区这时天文辐射量最大,同时连续阴雨天气相对较少、日照时数较多的缘故。一年中低值出现在11~次年1月,各月数值一般为140兆~190兆焦耳/平方米,最小值一般出现在12月,其值为120兆~160兆焦耳/平方米,因为这段时间该区常受冷空气影响,云雨天气多, 日照时间少,日照百分率很低,同时天文辐射量亦少,这与我国东部地区分布规律有些相似。
云南省干季因云雨天气少,直接辐射在总辐射中占的比例较大,而雨季因云雨天气多,散射辐射在总辐射中占的比例较大。
(2)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能的能量99%集中在波长为0.3~4.0微米光谱区段内。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只能吸收0.38~0.71微米光谱区间的能量,通常把这个光谱区间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也叫生理辐射。
据计算,全省生理辐射值在1 900兆~3 2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永仁最大,盐津最小。地区分布特点有东低西高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一带,包括楚雄州北部、大理州东部、丽江地区大部等地,年生理辐射值在3 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为省内生理辐射数值最大的地区。德宏州各地、红河州中部等地,年生理辐射值在2 800兆~2 9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亦为省内数值较大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北部、怒江州北部以及滇东南、滇南边境地区等地。滇东北北部年生理辐射值在2 25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其中绥江、盐津、威信等地在2 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下,为省内生理辐射数值最小的地区。怒江州北部其值在2 150兆~2 2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滇东南、滇南边境地区在2 200~2 400兆焦耳/平方米。省内其他地区年生理辐射值在2 500~2 8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
生理辐射年内季节分布,省内多数地区为春大秋小型,4~5月为一年中数值最大的季节,除少数地区外各月生理辐射值一般可达250兆~320兆焦耳/平方米,11~12月为一年中数值最小的季节,各月生理辐射值一般为140~200兆焦耳/平方米。昭通地区大部分为夏大冬小型,7~8月数值最大,11~12月数值最小。

☚ 二、气候资源及其分布   (二)热量资源 ☛

(一)光能资源

(一)光能资源

1.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河南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全省大部在2 000~2 4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55%。
一年之内,各地均以夏季日照充足,春秋次之,冬季最差。冬季1月,全省日照时数在130~170小时之间;春季4月,各地日照时数在180~220小时之间;夏季7月,各地日照时数在200~220小时之间;秋季10月,各地日照时数为160~200小时左右。
2.太阳总辐射。河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 500~5 200兆焦/平方米之间,分布为北多南少,随纬度增高而增加,经度差别不明显。黄河以北地区在5 000~5 100兆焦/平方米之间,黄淮平原区在4 700~5 000兆焦/平方米之间,豫西山区在4 600~4 900兆焦/平方米之间,豫南大别山、桐柏山区在4 600兆焦/平方米以下,南阳盆地西南部及外方山东南侧丘陵大部在4 500~4 600兆焦/平方米之间。
河南各地总辐射的年变化以夏季辐射量最大,冬季辐射量最小,春秋季居中且春季大于秋季。月辐射最小值各地均出现在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最短的12月,为220~250兆焦/平方米;月辐射最大值一般均在520兆焦/平方米以上,少数地区可达612兆焦/平方米;南阳盆地和豫南丘陵山区最大值在7月或8月,东部地区和豫西丘陵高值在5月或7月。

☚ 一、气候资源特征   (二)热能资源 ☛

1.太阳总辐射/2.日照

☚ 二、农业气候资源分布   1.太阳总辐射 ☛

1.太阳辐射/2.日照

☚ 二、气候资源分布   1.太阳辐射 ☛
000312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