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一)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23年7月—1927年6月

上海郊区党组织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传统。早在1923年7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在郊区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1923年秋,松江侯绍裘在党的早期领导人指导和革命理论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郊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同年夏天,青浦的高尔松、高尔柏由沈雁冰、施存统介绍参加了共产党。1924年冬,川沙的林钧参加了共产党。五卅运动前后,各县又有陈云、张闻天、夏采曦、袁世钊、李一谔、王剑三、汪裕先、毛品章、李主一、陆铁强、俞甫才、陆铨生、潘达等一批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革命的种子成为郊区早期建党的骨干力量。他们以家乡为基地,开展活动,以学校为阵地,创办进步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1926年1月,侯绍裘按照江浙区委指示,在郊区举办农运骨干训练班,并在青浦小蒸地区首先成立农民协会,接着,黄渡、观音堂(现凤溪)等地也建立了农民协会。1926年9月,上海郊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松江支部成立,书记为祝国音。此后至1927年3月,青浦、浦南、崇明、川沙、嘉定等地建立了5个独立支部(或叫特别支部),直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青浦独立支部由高尔松任书记,中共曙光中学特支由刘晓任书记,金山特支由李一谔领导,开展了农民和盐民运动。与此同时,在上海县、宝山县城乡结合部,由城市地区党组织在农村建立了赵巷、北新泾和杨行3个农民支部。1926年底,曾参加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崇明青年陆铁强、俞甫才以江浙区委特派员身份返崇,建立了5个党组织,吸收了60多位农运积极分子加入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党的队伍不断壮大,上海郊区已发展党员数百人。他们发动群众,组建农会、工会、妇女协会等各种群众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在配合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和迎接北伐军进军上海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青浦、川沙、奉贤等县一度还成立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民主政府。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郊县农村党组织   (二)土地革命时期 ☛
000102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