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共产风的主要表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共产风的主要表现

(一) 共产风的主要表现

1. 一切财产归公社。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中共浙江省委于1958年10月18日发出《关于巩固人民公社的指示》中规定,原来各个农业社的一切公有财产、公共积累都应当交给公社;社员的自留地、大片林木应当归公社;社员的猪、羊和其他较大的副业可以逐步归公社经营。还规定在人民公社普遍建成以后,各县可以成立联社,统一调配劳力,调度资金,全面规划发展生产。
2. 大批农业劳动力调离生产第一线。在公社化中,浙江省各地由于筑路、修水库等基本建设战线拉得很长,加上“大办钢铁”,从农业第一线无偿调用了大批劳动力,造成农业第一线劳动力极度紧张。据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统计,1958年冬和1959年春,全省公社和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建设共调用农业劳动力94. 7万人,加上冬春兴修农田水利的劳动力,共达300万人左右。
3. 大办六级畜牧场。1958年公社化中,浙江搞了全省性的猪羊归公、大办畜牧场运动,有的公社下令将社员饲养的猪、羊、鸡等家畜家禽一律无代价归公,全省生猪饲养量一下子减少了43万头,家禽从3 000万只下降到1 500万只,减少50%,使一些地方社员的猪栏里没有猪,羊棚里没有羊,鸡窝里没有鸡。1959年,为了在短期内实现全省“一亩耕地一头猪”的指标,又一次掀起了六级 (省、市、县、社、大队、生产队)办场运动,将社员的猪、羊、鸡、鸭无偿集中起来,办起了大批集体畜牧场。
4. 大办公共食堂。1958年10月,全省一下子办起了农村公共食堂8.69万个,其中多数是常年食堂,少数是农忙食堂,同时提出“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口号,推行粮食供给制、吃饭不要钱等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其结果,打破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公社化前期,浙江省农村的“一平二调”共产风曾先后刮了三次。第一次是公社刚建立到中央郑州会议以前,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等重大问题界限不清,农村普遍发生了 “一平二调”的情况。第二次是1959年下半年,由于不顾实际可能,大办水利工程,大办畜牧场,大办社队工业,共产风又在不少地方刮了起来。第三次是1960年上半年,为了加快 “创造”所有制过渡的条件,发展社有经济,不少地方又一次无偿平调生产队的劳力、粮食、现金和物资。据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1960年底统计,全省公社化中 “一平二调”的总金额达2亿多元。全省平调最多的是黄岩县,共平调1 905万元,最少的缙云县,只有35. 19万元。按级分析,公社和生产大队平调数占71. 1%,县以上单位平调的占28. 9% (表8-3-2、3)。

表8-3-2 “一平二调”情况统计表


项目
专区
总计
(万元)
土地
(千公顷)
劳力
(万工)
耕畜
(万头)
农具
(万件)
畜禽
(万只)
房屋
(万间)
家俱
(万件)
现金
(万元)
其他
(万元)
全省合计20 506.0639.709 909.97.36319.15140.1851.62175.222 723.93 181.4
嘉兴
宁波
金华
温州
杭州
2 873.20
5 549.87
3 079.39
5 472.60
3 531.00
6.20
8.50
6.67
8.00
9.78
833.1
3 886.5
1 813.3
2 611.0
759.0
0.11
1.14
3.36
2.72
0.03
77.01
88.63
36.05
60.76
56.70
11.88
108.30
7.92
6.00
6.08
7.44
17.52
9.28
12.48
4.90
28.44
96.21
32.04
15.23
3.30
102.6
1 086.6
222.7
837.0
475.0
747.10
850.60
570.87
429.90
583.00

表8-3-3 平调金额分组表


分组
县(市)数
1 000万元
以上的
500万—
1 000万元
300万—
500万元
100万—
300万元
100万元
以下的
4921211195
☚ 二、“一平二调”共产风   (二) 算账退赔 ☛
000230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