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一)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央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天津市对农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自1984年开始,在农民中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清除精神污染”的教育,向农民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农民分清是非,划清政策界限,在思想中扫除各种精神垃圾。1989年后,在农民中集中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时事教育活动,号召农民树立“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从1990年开始,在农民中开展了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从1991—1994年,在全市农村普遍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 一、思想政治教育 (二) 思想道德教育 ☛
(一)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一)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自1988年冬开始,浙江省遵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连续3年利用冬春时间,统一部署,先后抽调省、市(地)、县、乡 (镇)机关干部25万人次,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988年11月—1989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鉴于当时农业生产连年徘徊,尤其是粮食连续4年减产,农民群众埋怨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抽调了省、市(地)、县三级机关干部近8 000名,组成工作组,以中共十三大所确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在全省农村开展了以“讲形势、明任务”为重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教育中,针对当时农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农用物资供应不足、粮价偏低、通货膨胀等问题,广泛开展了专题的宣讲、座谈、谈心等活动。不少市(地)、县的领导和为农服务部门的干部,到乡村面对面地同农民谈心,既倾听意见,又实事求是地做宣传解释工作,讲清产生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原因,以及准备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双向交流。从而较好地沟通了思想,理顺了情绪,有效地推动了粮食征购、种植计划、冬修水利、乡镇企业整顿等几项当时难度较大工作的落实。 1989年10月—1990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基础上,又抽调县以上机关干部2万多人,其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1 500多人,加上区乡干部,组成了9万多人的工作队伍,在全省农村分两批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教育中,围绕推动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即:对广大农民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的教育;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坚持艰苦奋斗、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的教育;增强党的领导观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教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全省农村约有95%的党员、87%的户主、90%的乡镇企业职工受到了面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政治热情。 1990年底,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继续抽调近2万名省、市(地)、县机关干部,加上7.4万名区乡干部,共有9万余名干部奔赴农村。这次教育以“稳定、鼓劲、改革、发展”为基调,着重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即: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农村改革方向和任务的教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觉悟,振奋精神,增强信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进一步稳定农村大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各项工作。 ☚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00023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