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年9月15日成立。属吉林省浑江市。因背负长白山而得名。东、南两面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西与浑江市毗连,北与抚松县接界。县府驻长白镇。面积2486平方公里,辖1镇、10乡。人口86855,其中朝鲜族14508人,此外还有满、回、蒙古等3个少数民族。全县境内地势高峻,可耕面积较少,仅14万亩左右,占全县总面积的4%,且分布零散,农业生产受到一定限制。但森林面积广大,占全县总面积的85.6%,有“长白林海”之称。木材蓄积量2200多万m3,是我国著名的木材产地之一。树种繁多,品质优良,有红松、落叶松、冷杉、水曲柳、黄波椤、紫椴等,著名的长白“美人松”中外驰名。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次为马铃薯、麦类等早熟作物。人工栽植人参、贝母等发展很快。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药用价值和较高经济价值的达800多种,以野山参、党参、天麻、松籽、榛子、弥猴桃、山葡萄、越桔、蕨菜、黄花菜最著名。林中栖息着兽类50多种,禽类200多种,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是动物之珍品。水利资源丰富,蕴藏量达30万瓦,水电事业发展迅速,为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县之一,矿藏以硅藻土储量最大,达1亿吨以上。工业有农机修造、制药、酿造、建材、木材加工、矿业等部门。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8年9月15日成立。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鸭绿江上游北岸。面积2498平方公里。人口84800人。主要有朝鲜、满、回、蒙古、汉等民族。县政府驻长白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长白山横贯全境,森林茂密,有“长白林海”之称。盛产木材,为吉林省林业基地之一。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珍贵动物。盛产人参、鹿茸等药材。气候属亚温带。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等。矿产有煤、铁等。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58年9月15日建立。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鸭绿江上游北岸。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长白镇。清末置长白府, 1913年改设长白县。1954年建立 “十八道沟朝鲜族自治区”和五个民族乡。居民有朝鲜、汉、满、回、蒙古等族,朝鲜族占三分之一。长白山横贯全境,森林茂密,有“长白林海”之称。盛产木材,为吉林省林业基地之一。农产以稻、玉米、大豆、马铃薯为主,盛产人参、鹿茸等药材, 并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珍贵动物。1980年修通了长白镇到松江河镇一百四十多公里的公路。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1958年9月15日成立。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长白镇。辖5个镇、6个乡。总面积2497.6km2。居民有朝鲜、满、回等5个民族。总人口8.60万(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3万,占总人口的16.60%。早在4000年前,这里已有居民。清末民初开始大规模开发。1908年在塔甸(今长白镇)设置长白府。1913年,撤销长白府设长白县。1954年建立“十八道沟朝鲜自治区”和5个民族乡。境内森林茂密。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10多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1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97亿元;粮食总产量25130t;地方财政收入3320万元。有省、县、乡三级公路44条,总里程912km。城市人均住房面积14.5m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12m2。有县乡两级水电站16座,年发电量1亿kW·h。1991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改水先进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