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云翼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胡云翼1906—1965湖南桂东人 胡云翼
胡云翼
胡云翼 胡云翼1906—1965原名胡耀华。字南翔。笔名有北海、拜蘋女士等。湖南桂东人。早年在家乡读书上学。1924年考入武昌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时代开始文学活动,1925年和同学刘大杰等组织艺林社,创办《艺林旬刊》,曾受到郁达夫的鼓励与支持。这时期完成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西冷桥畔》、《爱与欲》,散文集《麓山的红叶》、《爱晚亭的风光》等,均由艺林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大都反映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挣扎,文笔明快。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湖南长沙、江苏无锡和镇江等地中学任教,一度还在暨南大学任教。后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中秋月》,反映大革命失败后社会的动乱和黑暗。抗战时期他在江浙闽一带从事抗日工作。抗战胜利后一度担任过地方行政工作。建国后,曾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师范学院任教。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和成就是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整理方面,尤其对词学和宋词造诣颇深,为学术界所推崇。从三十年代初期到建国后,先后出版了十余种著述。1931年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曾被多所大学采用作教材,在日本也有译本,并受到好评。 ☚ 胡也频 胡怀琛 ☛ 胡云翼 胡云翼1906——1965原名耀华。湖南桂东人。1927年毕业于湖北武昌师范大学中文系。解放后任上海师范学院教授。是现代词学研究中成就突出的专家。主要著述有《宋词研究》、《中国词史大纲》、《中国词史略》、《词学概论》,主编有《词学小丛书》,选注有《宋词选》。胡云翼是受我国现代新文化思潮影响的词学专家,他的40余年的词学研究,正反映了从新文化运动到“文革”前夕的学术思潮的演变。他为词学和词史的研究建构了初步的系统和规模。他关于豪放词在词史上地位的高度评价,有其反传统的合理性。他的多种词学专著和选集,都既通俗而又有学术价值,流传很广,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 华钟彦 吴白匋 ☛ 胡云翼1906—1965原名胡耀华,湖南桂东县人。1927年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职。生前为上海师范学院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唐诗研究》、《唐代的战争文学》等。 胡云翼 胡云翼1906~1965桂东人,原名耀华,笔名北海、胡南翔、拜频女士。1927年毕业于湖北武昌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长沙、无锡、镇江等地任教。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5年和刘大杰等人组织艺林社,创办《艺林旬刊》。早期作品有《西冷桥畔》、《中国文学概论》等。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对唐宋词选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宋词选》、《中国词史略》、《中国文学史》、《唐诗研究》、《中国文学大纲》等。 ☚ 胡少海 胡安吉 ☛ 胡云翼 胡云翼1906—1965现代文学史家。原名胡耀华。桂东人。1927年毕业于湖北武昌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湖南长沙岳云中学、南华女中、省立一中、江苏无锡中学、镇江师范、暨南大学任教。之后在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抗日战争时期,在江浙一带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曾作过地方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师范学院任教。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和研究,著作有:《中国文学史》、《唐代的战争文学》、《词学》、《宋词选》、《宋词研究》,还有小说集《西泠桥畔》、《爱与愁》,散文《麓山的红叶》、《爱晚亭的风光》等。 ☚ 孙俍工 刘永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