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八五”期间,农业技术推广围绕“增粮增棉、保供增收”的任务和目标,积极开展科教兴农活动。“八五”期间,各地大力实施种子纯良化工程,先后从省内外引进或选育粮棉油新品种(组合)100多个,通过试验和示范,筛选出新品种13个。1995年,全市良种覆盖率90%以上;秋播统一供种率达81.5%,较1990年提高50个百分点。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 334公顷,建立株穗行圃27公顷左右,原种生产基地667千公顷。“八五”期间,耕作制度较“七五”有较大改变。1995年,立体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0%;玉米板茬点播达166.67千公顷,推广麦棉套种面积34千公顷,全程免耕56.67千公顷;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轻型栽培面积34.13千公顷;推广双膜育苗棉花44.33千公顷;蔬菜保护地栽培发展到16.67千公顷。
“八五”期间,推广配方施肥面积360千公顷次;推广新农药20多种,综合防治面积1 581.33千公顷次,占防治面积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