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绝对观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绝对观念 绝对观念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的哲学用语,又译为“绝对精神”。指世界万物的精神本原。因为它不是个人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而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精神。万物是它运动变化的产物,是它的表现、外化。绝对观念的运动变化经历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分别描述了“绝对观念”在各个阶段中的变化情况。在第一阶段,绝对观念以纯逻辑概念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经过“存在”、“本质”、“概念”三个小阶段完成整个“逻辑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即“自然阶段”。在第二阶段,绝对观念不再以原先那种纯概念形式存在和发展了,而是把自己“外化”为自然万物,体现在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之中。绝对观念在自然阶段经历“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小阶段发展后,在“有机性”阶段的最后出现了人,表示绝对精神已超出自然界,将自己“外化”为人类社会,进入第三阶段,即“精神阶段”。 ☚ 思想 异化 ☛ 绝对观念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用语。指绝对精神发展的第 一阶段即逻辑阶段中的最后、最高的观念。在黑格尔著作中,有时和“绝对精神”也可通用。 绝对观念 绝对观念又译为“绝对精神”。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的哲学用语。指世界万物的精神本原。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客观地存在着一种精神,他称之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其所以“绝对”,是因为它不是个人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而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精神。它是世界万物的始基和本质,万物是它运动变化的产物,是它的表现、外化。绝对观念的运动变化经历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分别描述了“绝对观念”在各个阶段中的变化情况。在第一阶段,绝对观念以纯逻辑概念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经过“存在”、“本质”、“概念”三个小阶段的发展,完成了整个“逻辑阶段”的发展过程,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自然阶段”。在第二阶段,绝对观念不再以原先那种纯概念形式存在和发展了,而是把自己“外化”为自然万物,体现在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之中。绝对观念在自然阶段经历“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小阶段发展后,在“有机性”阶段的最后出现了人,表示绝对精神已超出自然界,将自己“外化”为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精神阶段”。绝对观念在这里又经过三个阶段即“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即宇宙精神,通过艺术、宗教、哲学三种形式表现自己)的发展,完成了自己漫长的发展过程,达到了对自我的完全认识,返回到了自身——“绝对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观念既是世界的本质,又是他全部哲学的基石,实质是用哲学装扮起来的上帝。 ☚ 绝对主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