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桑根朽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根朽病armillaria root rot

桑树根部病害之一,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苏联等地。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陕西、青海、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云南、广西等省的蚕区均有发生。病桑长势衰弱逐渐枯死,发病严重的桑园导致成片挖毁。
病原 桑根朽病的病原菌为假蜜环菌,伞菌目,白


桑根朽病及其病原体
1. 被害症状及病原体 2. 病原子实体
3. 子实层 4. 担子及担孢子

蘑科,蜜环菌属,学名为 Armillaria mellea (Uahl,Quel)。菌丝有皮下菌丝和地中菌丝两种,皮下菌丝侵入桑根表皮、皮层和韧皮部,经木质部髓射线蔓延到导管,集结在皮层和木质部之间成根状菌束,白色,扁平,常以薄膜状呈扇形展开,外缘菌丝细如毛发。地中菌丝是从根部扩展到土中,呈黑色,蔓状,如不规则分枝,构造较复杂,分皮层,皮下组织和髓部。先端圆锥形,有粘液层,为细胞分裂和菌束伸长处。菌束产生伞状子实体(桑蕈),具菌盖、菌柄两部分,菌柄为圆柱状,黄色,粗约50~100毫米,基部稍粗,褐色,具白色菌轮,内部为海绵状组织。菌盖初为圆锥形,略带扁平,展开直径约40~90毫米,外缘数处裂开,并略向上反卷,呈漏斗状蜜黄色,表面布有细鳞,下面有辐射状薄片,称菌褶,菌褶两侧内囊状侧丝和担子混合形成子实层。担子顶端突出四个筒状小柄,先端各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卵形,长宽为7~8×5~5.5微米(图)。
侵染 病原菌主要以根状菌束及皮下菌束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当条件适宜时,进行新的侵染,即使病株死亡,菌束尚能存活多年,病害以根状菌束接触传染为主,落在土内的担孢子,发芽后营暂时性腐生生活,如遇寄主根部伤口也能侵入寄主。带菌土壤、灌水和农具污染等都能引起传布。本病一般在春、秋季桑树发病较多,病原菌在地温15~32℃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5℃。土壤pH范围在3~8,最适为7.5,但一般在酸性土壤中发病较多。根状菌束在土壤中蔓延要求有一定湿度,桑园低洼湿地桑树发病率高,干燥土壤为害较轻。本病寄主植物种类极广,除为害桑树外,已知寄生木本植物有70科70种,草本植物有40科80种。
病症 桑树发病后,叶色变黄,脱落而至枯死,根系全部腐烂,外皮易于剥离。在腐烂的根部外皮缝隙间缠绕着黑色根状菌束,粗的直径可达3~4毫米。在5月或9、10月之交可在病株或枯死株根际附近或于根状菌束一端丛生出蜜黄色的伞状子实体(桑蕈)。
防治 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发病严重的桑园要用氯化苦或二硫化碳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