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骨Gǔ

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俱予收载,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 注其源:
❶“ 《穆天子传》有骨𫘢氏, 骨姓始此。”
❷“或匈奴骨都侯之后。” 则此出自匈奴族。
❸其据 《魏书·官氏志》云: “后魏纥骨氏亦改为骨氏。”此似出自鲜卑族。
❹其据《北史》 注云: “百济大姓八,其六曰骨氏。”
隋代有骨仪,京兆郡丞; 南唐有骨言,歙州剌史;明代有骨恭,赵州学正。望出河南、郃阳。

骨gǔ

❶人與動物的骨骼。張衡《髑髏賦》:“起子素骨,反子四支。”
❷遺骸,骸骨。班婕妤《自悼賦》:“愿歸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馀休。”

骨ɡǔ

犹心也。江淹《别赋》:“心折骨惊。”善注:“互文也。”因是,后人亦每以骨字代心字用。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欲折。”骨欲折犹云心欲折,心欲折犹云魂欲断也。孟浩然《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诗:“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落羽更纷飞,谁能不惊~。”惊骨字即本江淹《别赋》。李贺《许公子郑姬歌》诗:“莫愁帘中许合欢,清弦五十为君弹。弹声咽春弄君~,~兴牵人马上鞍。”弄君骨,犹云动君心,骨兴,犹云心奋。姚合《闻新蝉寄李馀》诗:“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欲惊。”骨一作心,盖骨与心同义也。


骨ɡǔ

义同“兀自”。李莱老《倦寻芳》词:“绣压垂帘,~有许多寒在。”此骨字亦还字义,“骨有”犹云还有也。

心。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 谁   逗 ☛

还。李莱老《倦寻芳》(缭墙黏藓):“绣压垂帘,骨有许多寒在。”“骨有”,即还有。

☚ 贵   钩辀格磔 ☛

读音g·u(-),为u韵目,属u—ü韵部。古忽切,入,没韵。
❶[骨碌]滚动。
❷[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g·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古忽切,入,没韵。
❶用于“骨头”。
❷[骨气];比喻品质、气节。如:文天祥是硬骨头。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g·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古忽切,入,没韵。
❶[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成人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❷[骨干]中坚有力的。
❸像骨的东西。
❹品质;气概。

上一条: 下一条:

〔gu〕
骨朵儿 〔gu·duor〕 ghob baod:花~。ghob baod benx.


〔gu〕 ghob songd.
骨头 〔gu·tou〕 ghob songd.
骨头节儿 〔gu·tou jier〕ghobnghoutsongd;ghobgidsongd.


〔gu〕 ghob songd.
骨粉 〔gu fen〕 xid songdnieax.
骨骼 〔gu ge〕 ghob songd.
骨节 〔gu jie〕 ghob yindsongd; baod ghous songd.
骨髓 〔gu sui〕 ghob hleubsongd.
骨子 〔gu·zi〕 ghob qand:伞~。ghob qand sed.

骨《广韵》古忽·没;gūt‖gǔ

❶指质地;素质:重~dânggūt(有份量,质地好)
❍ 橂~dînggūt(质地硬)
❍ 纸~否zuǎgūt bbuê pǎi(纸质地不错)。 元·费著《岁华纪丽谱·蜀笺谱》:“然姑蘇紙多布紋,而假蘇牋皆羅紋,惟紙骨柔薄耳。若加厚壯,則可勝蘇牋也。”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
❷指人的品格或气质:格~gīkgūt(乖张、刁顽,自以为是)
❍ 乞食~kītziáh gūt(乞丐骨相)
❍ 贫惰~bíndnuâ gūt(懒散气质)。 《汉书·翟方进传》:“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為諸生學問。”《晋书·桓温传》:“此兒有奇骨,使試使啼。”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宋书·武帝纪上》:“及長,身長七尺六寸,風骨奇特。”

◇ gūt❶指某些植物的茎:蒜仔骨suàn'ǎ gūt(蒜茎)
❍ 薰~hūngūt(烟叶的茎)。
❷比喻话里有话(大多含挖苦讽刺意思):伊讲话真格~yī gǒngwê zīn gīkgūt(他讲话另有含义)
❍ 汝有听出伊的话~无? lǐ wû tniā cūt yī e wêgūt bbo? (你听出他话中有话吗?)

{}4176门(行话)。粤语。香港。关卡;关。粤语。广东广州〖〗。呢次畀我过~咯这回让我过关了‖唔知过唔过得~不知能不能过关。(植物的)茎。闽语。福建厦门〖〗。熏~烟叶茎‖蒜仔~。福建东山〖〗。粤语。广东广州〖〗。青~白菜。衣缝;接缝。粤语。广东广州〖〗。衫~‖被单有两条~被里有两条接缝儿。指某种材料的结构性质。闽语。福建厦门〖〗。重~‖有~。比喻话里暗含讥讽。闽语。福建厦门〖〗。聪明而带点狡猾。闽语。福建厦门〖〗。即个囝仔真~‖格~自作聪明而流于乖张。瘦。客话。福建连城庙前〖〗。个。晋语。山西灵石〖〗。一~人。四分之一。粤语。广东广州〖〗。作前缀,用于名词的前面多表示粗短或半圆形物体;用于动词的前面多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晋语。河南修武中和〖〗。杨树~桩‖他~戳人,真不害臊。

〈隐〉香港黑社会指门。

骨ɡū

见下。
另见280页ɡǔ。


骨ɡǔ

❶骨头❶△头~。
❷比喻品格、气概等
 △ 钢筋铁~|奴颜媚~。
❸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 伞~|风筝~。
【注意】第三画是横折()。
另见278页ɡū。

○~碌(lu)(滚动)︱~朵儿(还没有开放的花朵)。
另见 gu。


❶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肉︱~血︱~干︱~骼︱~架丨~节︱~髓︱~刺︱~膜︱~盆︱~灰︱~粉︱~折︱软~︱肋~︱骸(hai)~︱尸~︱正~︱露~︱入~︱刻~︱刺~︱~肉相连︱~肉至亲︱~鲠(geng)在喉︱刻~铭(ming)心︱毛~悚(song)然︱切~之仇︱敲~吸髓︱恨入~髓︱哀毁~立︱脱胎换~︱恨之入~︱泽及枯~︱粉身碎~︱铜筋铁~。
❷支撑物体的架子:伞~︱钢~水泥。
❸品质;气概:~气︱风~︱侠~︱硬~丨傲~︱媚~︱奴颜媚~。
另见 gu。

骨gū


骨gǔ

❶ 骨头:头骨│骨折。
❷ 在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骨架│伞骨。
❸ 比喻人的精神品质,气度:骨气│傲骨。
❹ 姓。
另见179页gū。

(1次) 骨骼。以其~为醢些《魂》
另见〔豐肉微骨〕

骨gǔ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说文·骨部》:“骨,肉之覆也。”段玉裁注:“覆,实也,肉中骨曰覆。”《左传·哀公二年》:“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韩非子·安危》:“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招魂》:“以其骨为醢些。”

骨gǔ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❶比喻文学作品的体干和笔力。《文心雕龙·风骨》;“沈吟铺辞,莫先于骨。”
❷比喻话里暗含着的不满、讽刺等意思。茅盾《子夜》九:“李玉亭不明白他们的话中有骨。”也作“骨头”。
❸比喻瘦劲的书体。如:颜筋柳骨。
❹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也作“骨架”。如:工地上耸立着房屋的骨架。

骨gu

另见gu。骨朵儿 骨碌 骨碌碌


骨gu

另见gu。骨干 骨骼 骨鲠 骨灰 骨架 骨节 骨龄 骨牌骨盆 骨气 骨肉 骨殖 骨髓 骨头 骨血 骨折 骨子 傲骨 白骨 刺骨 反骨 风骨 股骨 筋骨 颈骨 刻骨 枯骨 露骨 媚骨切骨 尸骨 侠骨 仙骨 遗骨 坐骨 骨头软 骨子里 白骨精 甲骨文 节骨眼 软骨头 硬骨头 皮包骨 身子骨 主心骨 骨鲠在喉1 骨鲠之气2 骨牌效应 骨肉相残 骨肉相连 骨肉之亲 骨肉之情 骨软筋酥3 骨瘦如柴 刻骨铭心 毛骨悚然 尸骨未寒 铁骨铮铮 粉身碎骨 脱胎换骨 鸡蛋里头挑骨头

骨(一)gǔ (二)gū

【辨形】 下是冃,不是月。9画。会意。
【辨义】骨(一)gǔ
❶人和脊椎动物支撑身体的坚硬组织:骨刺|骨雕|骨肥|骨粉|骨干|骨骼|骨鲠|骨骺(hóu) |骨化|骨灰|骨架|骨胶|骨节|骨科|骨库|骨痨|骨立|骨膜|骨牌|骨盆|骨肉|骨殖|骨髓|骨炭|骨头|骨血|骨折|骨骼肌|骨灰盒|骨结核|骨碎补|骨痛热|骨头节儿|骨子里|骨鲠在喉|骨鲠之臣|骨肉团圆|骨肉至亲|骨瘦如柴|骨腾肉飞|骨头架子|白骨|髀(bì)骨|扁骨|髌骨|长骨|肠骨|彻骨|尺骨|耻骨|锤骨|刺骨|脆骨|镫骨|骶骨|蝶骨|顶骨|短骨|额骨|腓骨|跗骨|肱(gōng)骨|股骨|骸骨|颊骨|胛骨|荐骨|接骨|筋骨|胫骨|刻骨|枯骨|胯骨|髋(kuān)骨|肋骨|臁(lián)骨|龙骨|颅骨|露骨|颞(niè)骨|排骨|髂(qià)骨|颧骨|桡(ráo)骨|入骨|软骨|筛骨|尸骨|锁骨|听骨|头骨|腕骨|尾骨|胸骨|遗骨|掌骨|砧骨|枕骨|正骨|跖(zhí)骨|指骨|趾骨|忠骨|坐骨|虎骨酒|甲骨文|老骨头|亲骨肉|穷骨头|白骨露野|白骨再肉|槁骨腐肉|刮骨去毒|鸡骨支床|劲骨丰肌|刻骨铭心|镂骨铭心|毛骨悚然|敲骨吸髓|切骨之仇|切骨之寒|踝子骨|脊椎骨|牙巴骨|哀毁骨立|恨入骨髓|亲如骨肉|情同骨肉|形销骨立|异姓骨肉|至亲骨肉|冰肌玉骨|戳脊梁骨|夺胎换骨|粉身碎骨|钢筋铁骨|恨之入骨|积毁销骨|刻肌刻骨|迷恋骸骨|铭肌镂骨|铭心刻骨|粘皮带骨|起死肉骨|柔心弱骨|伤筋动骨|生死肉骨|痛心入骨|脱胎换骨|泽及枯骨|冢(zhǒng)中枯骨|千金买骏骨|妍皮不裹痴骨|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❷品质,气概:骨力|骨气|傲骨|风骨|媚骨|侠骨|贱骨头|硬骨头|建安风骨|奴颜媚骨|仙风道骨。
❸ 像骨骼一样的支架:骨干|骨架|骨料|骨子|钢骨|龙骨|伞骨|钢骨水泥|主心骨。
〔骨朵〕古代兵器,后用作仪仗,也叫金瓜。
(二)gū
❶ 〔骨朵儿〕〈口〉没有开放的花朵。
❷ 〔骨碌〕滚动。
❸ 〔骨碌碌〕形容很快地转动。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适用范畴不同:骨(一)gǔ指人和动物的骨头及与此相关的事物,并用于古器物名;(二)gū用于指未开的花和表示物体动态。
二、词语修辞方式有所不同: 骨(一)gǔ可构成“骨干、骨架、龙骨、钢骨”等词语,用于比喻在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东西;构成“骨鲠、骨鲠在喉、骨鲠之臣”,用于比喻心里有话非说不可和人的刚直;构成“骨肉、骨肉团圆、骨肉相连、骨肉至亲”等词语,用于比喻关系亲密。(二)gū没有比喻的用法。
三、使用频度不同: 骨(一)gǔ 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高;(二)gū义项少,只用于“骨朵儿、骨碌、骨碌碌”等词语。
【辨误】 “骨”原读gǔ,gū,gú三音。《审音表》注:除“骨碌、骨朵”读gū外,都读gǔ。

骨gú

另见gu。


骨gǔ

❶骨头: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的作了药也不灵。(二八·636)
❷指身分;地位:小红~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五一·1184)
另见gu。


骨gǔ

牲體也。《周禮·天官·内饔》: “凡掌共羞,脩,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鄭玄注: “鄭司農云: 骨鱐,謂骨有肉者。……玄謂骨,牲體也;鱐,乾魚。”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名類 > 骨
骨  gǔ

亦稱“腐髊”。指全身骨胳。屬奇恒之府。骨性堅剛,能支持形體,保護器官。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靈樞經·經脈》:“骨爲幹。”《説文·骨部》:“骨,肉之覈也。”段玉裁注:“去肉爲冎,在肉中爲骨。”《淮南子·泰族訓》:“水之性淖以清,雖有腐髊流漸,弗能汙也。”高誘注:“腐髊,骨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文心雕龙·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附会》:“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骨”指“峻骨”,要求作家在作品中必须把经过严格挑选的语言和精当的典故结构成符合文体要求的、有力配合情志发抒的、劲健坚实、不可移易的序列,以显露作家的“才锋”,强化作品的气势。《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骨”以“体要”为尚,“峻”在“气力”而不在繁简,要求作家必须从情志发抒和文体规范出发,决定繁简,作到繁则“肌丰”而“高翔”,简则“气猛”而“藻耀”。违背文体规范的“繁”,会动摇骨体。有利情志抒发的“繁”,亦自有“骨鲠”。“骨”和“情志”有关,没有思想感情的作品没有“风”,没有“风”也不可能有“骨”。

☚ 风   气 ☛

骨gǔ

〖名词〗
骨头(9)。《蹇叔哭师》:余收尔骨焉! ——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吊古战场文》:利镞穿骨。——利箭射穿骨头。《秋声赋》: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它的气候寒冷,刺进人的肌肤、骨头。

骨gǔ

❶ 骨头,骨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❷ 尸骨,骸骨。《战国策·燕策一》:“马已死,买其~五百金。”袁枚《祭妹文》:“宁知此为归~所耶?”
❸ 文学作品的体干、风格或书法的笔力。《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
❹ 人的气概,品格。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自是君身有仙~,世人哪得知其故?”

*

B9C7
㈠gu❶骨头,人和脊椎动物体内的坚硬组织,用以支持身体、保护内脏:~骼/~折/脊梁~/钢筋铁~。
❷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伞~/船的龙~/钢~水泥。
❸人的品质、气概:~气/傲~/媚~。
㈡gu❶[骨朵]guduo尚未绽开的花苞。
❷[骨碌]gulu翻转,滚动:在地上打~/一~爬起来。

尸骨

尸骨

骨(骨殖;遗骨) 骸(骸骨;骸骼;遗骸) 骼(遗骼;掩~埋胔)枯髅 遗骴
死人的头骨:髑(髑骳) 髅
死人的头盖骨:髑髅
无肉的头骨或全副骨骼:枯髅 髑儿
肉已腐烂的骸骨:
肉未烂尽的骨:骴(骴骨)
人或动物的尸骨:残骸 遗骨
遗体,遗骨:蜕质
佛的遗骨:骨分
英烈的遗骨:英骨
美人的骸骨:艳骨
投降者的骨骸:降骨
干枯的尸骨:枯尸
枯朽的骨骸:枯骸
死者的朽骨:骼 白骨 枯骨 枯髀
枯骨残骸:枯骼
(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尸骨)

☚ 各部的骨   骨的各部 ☛

骨气

骨气

种(种气) 骨(骨头;骨力;骨肋;骨格;气骨)
品格骨气:风格
血性骨气:血气
神韵风骨:神骨
人的骨气:骨干
 人的风骨和才干:风干
 穷人的骨气:穷气 穷骨头
梅花的风骨:梅骨
刚强不屈的骨气:铁骨
 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铮铮铁骨
有骨气:骨体 有种 硬气 有骨头
 刚强有骨气:豪横
 为人刚正有骨气:风骨峭峻
 人品高尚,为人刚直有骨气:风骨凛然风骨棱嶒 风裁棱棱 风骨崚嶒 风骨棱棱 风节棱棱 风节凛然
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贫而无谄
没有骨气:没骨头
 圆滑而无骨气:顽顿 顽钝
 卑躬屈膝,没有骨气:低三下四 下四低三
卑躬屈节,没有骨气:五斗折腰 为米折腰 折腰升斗 折腰为米 折腰五斗
 谄媚奉承,没有骨气的样子:卑躬屈节屈身卑节
委曲求全,卑躬屈节:屈身辱志
(刚强不屈的气概:骨气)

另见:不屈

☚ 志气   勇气 ☛

树根

树根

柢 骨
树木的根与干:根干
树木的根干:本干
砍掉树干所剩下的连着根的部分:榾 枿(枿台) 楂
树木砍伐或死亡后残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树桩
露出地面上的树根、树干或树桩:株(守~待兔)
残存的树木根株:余株
经冬不凋的树木的根或苗:霜根
树木根节盘结:魁瘣

☚ 根   草根 ☛

素质

素质

质 骨
人的素质或品质:质地
天资素质:资朴
潜在的素质:潜质
纯厚朴实的素质:笃素
美好的素质:美质
(素养:素质)

另见:修养2 体质 品质 文化2

☚ 素质   禀赋 ☛

内心

内心

内 衷(衷肠;衷心;私衷;深衷)中(中肠;中怀) 腹(腹臆;肠腹) 意 肝(肝心;肝肺;肝怀;肝鬲;肝膈;肝脾;肝肠) 肺(肺肠;肺肝;肺腹;肺膈;肺腑;心肺;膺肺;腑肺) 腑 肠 胸(胸心;胸臆;心胸) 心子 心骨 心胸 心堂 心苗 心扉 心坎 心眼 心肠 膈臆 衿曲(志交~)机杼(自出~) 杼机 灵爽 方寸之心 方寸之地
人的内心:玄览 玄镜
胸怀内心:衷藏 肺怀
内心深处:骨(骨髓) 心底 心曲 心坎心髓 胸坎 肌骨 意曲 渊抱 心灵深处
纯洁的内心:清衷
纯洁高尚的心:冰心
出自内心:由衷(言不~) 生心 发中 发心 从心 发自内心
真心,出自内心的:衷心
发自内心:掏心(~之言)
外表温柔,内心险恶:兰形棘心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厚貌深情 情厚貌深 深中厚貌
内心险恶狠毒:枭獍其心

☚ 心   心灵 ☛

骨头

骨头

骨(~质;~膜;体~;身~;躯~;蝶~;颞~;锁~;肱~;尺~;挠~;腕~;掌~;指~;椎~;肋~;骶~;髋~;盆~;股~;膑~;胫~;腓~;跗~;跖~;趾~;软~;长~;肩胛~)骸 骼
人和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骨骼 骨棒
骨和肉:骨肉(~相连)
鱼骨:鲠(骨~在喉)
大骨:
突出像核状的骨头:核骨
骨头的架子:骨架
骨弯曲:骫 尪
枯骨暴露的样子: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

另见:肌肉 皮肤 支撑1 尸体

☚ 骨头   各部的骨 ☛

架子

架子

架(支~;书~;衣~;花~;房~;琴~;绞~) 阁(~台;~架;几~)
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骨(骨子;~架;~干;伞~;钢~)
操场上供跨越的框架:栏(跨~;低~)
晾放衣物的架:椸(椸枷;椸架;~无完衣) 衣架
放书籍器物的高架子:高阁(束之~) 隔子
存放诗画的小阁:诗龛
存放公文案卷的橱架:档(~案;~板)
放器物的木板或架:
古代悬弩的兵器架:
供瓜豆等植物攀援的架:栅(瓜~)
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杩槎
架设高压输电线的铁架:铁塔
古代祭祀时放宰杀牲口的架:
唐代兵营的戒严、报警设施:铃架

另见:支承 放置

☚ 座子   悬挂乐器的架子 ☛

物体的各部分

物体的各部分

物体的表面部分:皮(表皮;果~;肉~)
物的坚硬外皮:壳(外~;地~) 顽皮
某些物体下面起支撑作用的部分:托(托子;枪~) 骨(伞~)
器物下部象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腿(桌~) 足(鼎~) 柎
物体的主要部分:干(枝~;骨~)
竖立物体最高的部分:高峰
最高最上的部分:头(头儿) 顶端 颠顶
物体的顶端:头脑 头角
尖端部分:锋(笔~;针~) 锐 颖
物体的尖突部分:锋锷 锋钜
物体的锋芒、棱角:锋棱 锋棱
物体的中心部分:核(~心;细胞~) 芯(芯子;岩~;烛~)
某些物体的中空部分:腔(胸~;炉~) 膛(枪~;空~)
连接的部分:缀(前~;后~)
物体某部分和它相连着的部分:根(耳~;牙~;舌~;脚~)
弯曲不直的部分:弯(~子)
破碎后分成的部分:瓣(摔成八~)
物体后部:末(末梢;~节;刀锥之~)梢
顶端末梢:颠杪
某些物体的最后部分:尾(尾巴;后尾;末尾;梢尾) 后身 后跟 屁股顶端
物体的足部:
物体的残余部分:头(布~;线~)

☚ 物体的各部分   边缘部分 ☛

质地

质地

骨 质 相(金玉其~) 肉理 材地
质地成色或色泽:质色
钱的质地形制:钱品
白色的质地:素质
洁白的质地:素地 皓质
坚硬的质地:劲质
锦绣般的质地:锦质
优良的质地:良质
质地精致:细(细密)
质地粗劣干枯:顽燥
(布帛等物的底色:质地)

另见:细密

☚ 质量好坏   数量 ☛

骨gǔ

古忽切,入没。
❶骨头,骨胳。《韩非子·安危》:“刺~,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❷死者;遗骨。《晋书·刘曜载记》:“下无怨~,上无怨人。”
❸气质,品格。见“风骨”。
❹笔力,风格。《文心雕龙·风骨》:“故辞之待~,如体之树骸。”

〖骨〗 粵 gwat1〔橘〕普 gǔ

❶ 骨頭。許慎《說文解字》:「〜,肉之覈也。」(覈:通「核」,核心,內裏。)韓非《韓非子.五蠹》:「非疏〜肉愛過客也。」(〜肉:比喻至親。)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無人收。」
❷ 屍體。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
❸ 人的氣質,氣概。沈約《宋書.本紀第一》:「及長,身長七尺六寸,風〜奇特。」

指全身骨胳。肾主骨,生髓,髓藏于骨中,故骨属奇恒之腑。《灵枢·经脉》: “骨为干。”骨性坚刚,能支持形体,为人身之支架,这种作用有赖于髓的滋养。若精髓亏损,骨失所养,则有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之症。

与解剖学的同名器官相一致。骨起支架作用,靠韧带和软骨连接起来,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肾主骨” 的理论认为,骨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与肾的关系密切。由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局限性,骨的块数和命名均不一致,应当注意。


骨名,即骨。包括胫骨和䯒骨。


又作核骨。
❶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所成关节处的隆起。
❷俗称孤拐。即足外踝骨。

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骨基质3部分构成,外被以骨膜和软骨,内有骨髓。成人约有骨206块,占体重的20%。按部位可分为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包括听小骨6块),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按形态,骨可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种。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3部分组成。骨化学成分中65%是无机质,35%是有机质。骨的相对密度为1.87~1.97,新鲜股骨的承受压力可达2.63~4.00 kN。

骨gu

骨是骨骼的组成单位。全身共有206块骨。每块骨都是 一个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成。骨组织由肌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活体的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根据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 (如肱骨、股骨等)短骨 (如腕骨、跗骨等)、扁骨 (如顶骨)、不规则(如椎骨) 四类。骨的基本构造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质有两种; 蜂窝状的骨松质位于骨的两端,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集中于骨干,它 们都能起支持和保护作用,骨的中央是骨髓腔。这种中空的管状结构既轻便又坚固,适应于运动机能。骨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因为骨是由脆硬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成年人的骨含有机物约1/3,无机物约2/3。儿童和少年,骨内有机物含量超过1/3,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保持坐、立和行走的正确姿势。当体内环境或体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骨在形态、结构上也可发生改变,叫骨的可塑性。例如,骨折以后,骨质能够愈合和再生;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能使骨变得粗壮;瘫痪和长期卧床的病人,骨质变得疏松。

☚ 骨骼   骨膜 ☛

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的一种器官,并有神经、血管及淋巴分布。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每块骨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硬而富有弹性。按其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㊀gu❶骨头。如:骨骼,骨盆,骨髓。
❷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骨干。
❸品质,气概。如:骨气,傲骨,侠骨。㊁gu花骨朵:没有开放的花朵。㊂gu骨头。

骨bone,os

是活的器官,构成人体骨骼的单位。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及骨基质所组成,坚硬而有弹性,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活体骨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破坏、改建以及创伤愈合、修复再生的能力。骨的外表为骨膜,与骨的生长和修补有关; 内部容纳骨髓,是造血器官之一。骨组织中含有65%矿物质和35%有机物质。

骨ɡǔ

指全身骨骼。肾主骨, 生髓, 髓藏于骨中, 故骨属奇恒之腑。《灵枢·经脉》: “骨为干。” 骨性坚刚, 能支持形体, 为人身之支架, 这种作用有赖于髓的滋养。若精髓亏损,骨失所养, 则有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之症。

骨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彼此牢固接连,构成人体的支架,并保护重要的器官。骨组织是特殊的结缔组织,有大量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并有大量钙盐沉着其中,故很坚硬。骨组织有符合力学原理的特殊三维结构,构成骨松质和骨密质,使骨有很大的坚度和强度。骨松质和骨密质中有骨髓腔,其内容纳骨髓。骨表面被覆骨外膜,骨髓腔面衬贴骨内膜,二者能新生和再生骨组织,并保护骨。骨虽很坚硬,但富有血管,终生不断更新和改建。机体的代谢、营养和某些内分泌激素,对骨的成分和更新有显著影响或调节作用。
骨的结构 骨主要由骨组织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外表面被覆骨外膜。骨内有骨髓腔,腔面衬贴骨内膜。骨髓腔内容纳骨髓,后者是造血器官。骨的关节面有关节软骨,使关节能自由运动。
骨组织 也称骨质。成年骨的骨组织几乎都是板层骨(参见“骨组织”条)。按骨板的排列样式和空间结构,分为松质骨和密质骨。
(1)松质骨:又称海绵骨,存在于长骨骨骺、短骨和扁骨内。松质骨由呈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相连而成,呈海绵状。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一般与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相适应。骨小梁之间为互相沟通的不规则的腔隙,为骨髓腔,内含骨髓、神经和丰富的血管。骨小梁厚薄不等,大多在0.2mm以内,由多层骨板构成,骨小梁表面有薄层骨内膜,厚度超过0.2mm的骨小梁中常有血管穿行。骨小梁内的骨细胞通过伸到小梁表面的骨小管从附近的血管获得营养。松质骨的代谢比密质骨活跃,改建较快,代谢异常或疾病引起骨结构改变时,常先表现在松质骨中。(2)密质骨: 由成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结构密实,主要分布在长骨的骨干,也分布于骨骺、短骨和扁骨的表面。长骨干密质骨的骨板分为外环骨板、内环骨板、Havers骨板和间骨板(图1)。
❶外环骨板:位于骨干外表面,由数层到十数层较整齐的骨板组成,环绕骨干表面排列。可有少数Havers系统;
❷内环骨板: 在骨干的骨髓腔面,由数层不甚规则且较薄的骨板组成,环绕骨髓腔面排列;
❸Havers骨板:主要位于内、外环板之间,由数层至20层左右呈同心圆状排列的圆筒状骨板组成。在Havers骨板中央有一纵行管道,称Havers管。Havers管和Havers骨板合称Havers系统,又称骨单位(图2)。骨单位的长轴与骨干大致平行,其大小不一,横径约0.4mm,长约数毫米至数厘米,彼此之间有分支吻合,有的止于盲端。Havers系统周围有薄层钙化骨基质,其中缺乏骨胶纤维,厚约1~2μm,称粘合线。Havers系统最外层骨板中的骨小管伸到表面,在粘合线范围内折回,偶见穿过粘合线与间骨板的骨小管相通; 最内层骨板的骨小管开口于Havers管。Havers管的管径大小悬殊,约20~110μm,内含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神经及1~2条小血管,大多是毛细血管和毛细管后微静脉。骨细胞通过骨小管从血管获得营养。密质骨中有横行或斜行的管,称Volkmann管,贯穿密质骨的全厚,并与Havers管相通,内有血管和神经,Havers管的血管和神经就是它们的分支。
❹间骨板: 是先前的Havers骨板吸收后残存的部分,形状不规则,位于Havers系统之间。

图1 长骨干立体结构模式图

1.内环骨板 2.外环骨板 3.间骨板 4.Havers系统 5.骨外膜 6.血管 7. Sharpey纤维

图2 Havers系统横断面图

1.间骨板 2.粘合线 3.Havers骨板 4.Havers管 5.骨陷窝 6.Havers骨板 7.骨小管


骨膜 被覆于骨的外面和骨髓腔面,位于外面的称骨外膜,贴附于骨髓面的称骨内膜。骨外膜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分内、外两层。外层纤维多细胞少,有些粗的胶原纤维束垂直或斜行穿入骨组织,称穿通纤维或Sharpey纤维,使骨膜与骨牢固相连。穿通纤维的数量随部位而异,在颅骨及肌腱附着处特别多。内层紧贴骨面,有成骨作用,其组织结构随年龄和功能状态而变化。成骨不活跃时,此层只有一层扁平或梭形的静止骨原细胞贴附骨面;活跃时,骨原细胞变大,胞质嗜碱性较强,游离核糖体增多,细胞分裂增多,排成数层,并分化为成骨细胞造骨(参见“骨组织”条)。骨外膜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对骨的营养、生成和感受痛觉有作用。长骨干Havers管的血管来源,过去认为是由骨外膜血管分支经Volkmann管入Havers管,现知大部分来自骨髓的髓动脉分支,仅小部分由骨外膜血管供应。在骨的关节面、股骨颈、距骨囊下区及某些籽骨表面没有骨外膜。骨内膜是很薄层的结缔组织膜,衬贴在密质骨、松质骨的骨髓腔面及Havers管腔面,主要由一层扁平的骨原细胞构成,也有造骨能力。骨的修复 骨折或骨部分损伤后,由骨膜修复。单纯性骨折的修复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急性炎症期、修复期和改建期。骨折后的修复期和其它软组织损伤一样,先形成肉芽组织,然后骨膜内的骨原细胞分裂繁殖变为成骨细胞,以膜内成骨的方式形成骨小梁(编织骨)。骨外膜的骨原细胞也可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在骨外膜下形成软骨,再通过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形成骨组织。骨折后十周左右,在骨的两断端之间及其周围,由编织骨和软骨共同形成骨痂。骨痂分内骨痂和外骨痂,在骨两断端之间的称内骨痂,断端周围的称外骨痂。内骨痂起关键性作用。在修复早期,软骨形成占优势,但有一定限度,如软骨形成过多,会使修复过程延长。血液供应对骨的修复有密切关系,供应不足时软骨形成增多。修复期后为改建期,软骨改建为骨组织,编织骨改建为板层骨,并按应力方向形成新的Havers系统,骨膜下多余的骨质也被吸收,最后基本恢复到骨折前的状态。
☚ 骨组织   关节 ☛

骨ɡū

(构词成分):~ 朵儿 [- duor] [口] flower bud;~ 碌 [- lu] roll
另见 see also ɡǔ。


骨ɡǔ

❶ (骨头) bone
❷ (物体内部的支架) framework;skeleton:船的龙 ~ a keel of a boat;
钢 ~ 水泥 reinforced concrete
❸ (品质;气概) character;spirit:铮铮铁 ~ firm and unyielding character
❹ (死尸) corpse: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 The portals of the rich reek of flesh and wine while frozen bodies lie by the roadside.
❺ (姓氏) a surname:~ 言 Gu Yan
另见 see also ɡū。
◆骨癌 osteocarcinoma;cancer in the bones;
骨痹 heumatism;involving the bone;
骨病 osteopathy;osteonosus;osteopathia;bone disease;
骨穿刺术 osteostixis;
骨锤 bone hammer;bone mallet;
骨瓷 china;
骨刺 spur;bony spur;
骨脆症 fragile fern;osteogenesis imperfecta;osteopsathyrosis;Lobstein's disease;
骨锉 bone file;osteotribe;raspatory;scalper;
骨钉 nail;
骨发育不全 dysosteogenesis;hypostosis;anostosis;
骨发育障碍 dysostosis;dysosteogenesis;
骨反射 bone reflex;
骨粉 bone meal;
骨缝术 osteorrhaphy;osteosynthesis;osteosuture;
骨缝 sutura;
骨缝开错 complete fracture;
骨复位 reduction;
骨复折(法) anaclasis;refracture;
骨钙缺乏 halisteresis;osteomalacia;halosteresis;
骨干 {解} diaphysis;backbone;mainstay;
骨干企业 (the) key enterprises;(the) key business;
骨骼 skeleton;ossature;
骨骼肌 {解} skeletal muscle;musculi skeleti;
骨骼学 skeletology;osteology;
骨鲠 bone sticking;
骨鲠在喉 having a fishbone (caught) in one's throat;having an opinion one cannot suppress;a lump in the throat;have a fishbone stuck in one's throat;voice certain sentiments which one can no longer repress;
骨鲠之臣 an outspoken minister who gives unpleasant advice;
骨鲠之气 have the spirit of open frankness;
骨骨膜炎 osteoperiostitis;
骨刮 raspatory;scalprum;
骨关节病 osteoarthropathy;osteoarthrosis;
骨关节结核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骨关节窝 socket;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starthritis;ostearthritis;
骨骺 osteoiphysis;epiphysis;
骨化 sclerotization;ossification;{生理} ossify;
骨化脓 ostempyesis;
骨滑膜炎 osteosynovitis;
骨坏死 osteonecrosis;
骨灰 bone ash;cinder;bone char;cremains;ashes of the dead;
骨会 {穴位} influential point of bone;
骨畸形 bone malformation;
骨疾病 bone disease;
骨架 skeleton;framework;frame;carcase;carcass;armature;bone;scaffolding;
骨剪 bone shears;
骨件 osteomere;
骨胶 osseocolla;pastern;bone glue;lime glue;
骨角器 object made of horn;horn implement;
骨接合术 osteosynthesis;
骨节 scleromere;osteocomma;
骨结核 bone tuberculosis;
骨结合 synosteosis;synostosis;
骨鲸 bone whale;
骨静脉炎 osteophlebitis;
骨臼 bone socket;
骨疽 caries;
骨疽性坏死 carionecrosis;
骨抗 {医} fracture;
骨科 {医}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骨刻 {工美} bone sculpture;bone carving;
骨蜡 bone wax;
骨痨 {中医} tuberculosis of bones and joints;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骨联合 synostosis;synosteosis;
骨料 {建} aggregate;
骨领 bone collar;
骨瘤 osteoma;bone tumor;fusee;fuzee;
骨瘘 bone fistula;
骨颅 osteocranium;
骨论 osteography;
骨螺 {无脊椎} murices;rock shell;
骨煤 {采矿} bone coal;bony coal;
骨膜 {解} periost;periosteum;
骨膜瘤 periosteoma;
骨囊肿 bone cyst;
骨内膜 perimyelis;endosteum;periosteum;
骨牌 dominoes;
骨盆 {解} pelvis;basin;
骨器 bone object;bone implement;bone artifact;
骨气 strength of character;moral integrity;backbone;
骨钳 bone forceps;bone nippers;
骨切除[开]术 osteotomy; 骨肉 flesh and blood; kindred; 骨肉瘤 {医} osteosarcoma;osteogenic sarcoma;
骨肉团聚 enjoy one's family reunion;a family reunion;
骨肉未寒 The dead man has not yet become cold.;(of a person) have just died;
骨肉相残 fratricidal fighting;
骨肉相聚 be together as people of the same flesh and blood should be;
骨肉相连 as closely linked as flesh and blood;of one's own flesh and blood;blood relationship;Bones and flesh hold together.;
骨肉之亲 blood relationship [relations];near of kin;be closely related;as closely as flesh and bones;
骨肉之情 kindred feelings;ties of blood;family relationship and feeling;
骨肉至亲 blood relationships;of one's own flesh and blood;a pack of bones;skin and bones;one's flesh and blood;
骨软骨病 osteochondrosis;osteochondropathy;
骨软化(病) halisteresis;halasteresis;adult rickets halisteresis;osteomalacia;
骨软筋麻 (strive until) one's bones were weak and one's muscles numbed;paralyzed;enervated;
骨伤 bone fracture;
骨瘦如柴 as thin [lean] as a threadpaper [lath;rake;whipping post;rail];a mere bag of bones;a mere skeleton;as thin as sticks;bare-boned;be all skin and bone;become as emaciated as a fowl;be reduced to a shadow;
骨髓 marrow;keest;medulla ossium;bone marrow;
骨髓瘤 myeloma;
骨碎补 {中药} drynaria rhizome; the rhizome of davallia; Rhizoma Drynariae;{植} Davallia mariesii;ball fern;
骨损伤 bone injury;
骨炭 spodium;bone black;animal charcoal;drop black;{地质} bone coal;
骨腾肉飞 go off into ecstasies;be fascinated by sb.'s compelling beauty;
骨痛 ostalgia;ostealgia;osteodynia;
骨头 bone;character;a person of a certain character;
骨头架子 skelecton;a bag of bones;skin and bones;
骨头里榨油 squeeze fat from bones;take [get] sth. out of nothing;
骨头硬 hard bone — a dauntless,unyielding person;
骨突 {解} apophysis;catapophysis;
骨萎缩 osteanabrosis;bone atrophy;
骨先天畸形 bon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骨学 osteology;
骨炎 osteitis;ostitis;
骨样组织 osteoid tissue;
骨异位 ostectopy;osteectopy;
骨营养 osteotrophy;
骨硬化 osteosclerosis;
骨油 animal oil;bone oil;Dippel's oil;hartshorn oil;{材} Jeppel's oil;
骨愈合 knitting;
骨再生 osteanagenesis;osteanaphysis;osteoanagenesis;
骨再折术 refracture;
骨凿 osteotome;bone-chisel;
骨增长 bone lengthening;
骨折 {医} cataclasis;catagma;fractura;ossium;fracture;
骨针 bone needle;sclere;scleros;spine;{无脊椎} spicule;osseous pin;
骨整形术 osteoplasty;boneplasty;
骨脂 bone fat;
骨质 sclerotin;
骨肿瘤 bone tumour;
骨子 frame;ribs;
骨子里 in one's heart of hearts;between privates;in actuality;at bottom;in one's heart and soul;
骨组织 bone tissue;bony tissue;osseous tissue;
骨钻 bone drill;bone bur

骨gǔ

bone; os (pl.ossa)

骨gǔ

鲠在喉|肉相残|肉至亲|软筋酥|瘦如柴|瘦形销

❷ 傲嶙嶙|捶沥髓|挫扬灰|道仙风|焚扬灰|粉糜身|粉碎身|附之疽|刮吸髓|鹤松姿|换夺胎|鸡支床|劲丰肌|镌铭心|刻铭心|枯生肉|镂铭肌|镂铭心|毛悚然|敲吸髓|尸未寒|市求骏|瘦嶙峋|瘦伶仃|瘦如柴|透酸心|颜柳筋|浊凡胎

❸ 哀毁立|病入髓|柴毁立|恨入髓|喉间鲠|皮松痒|情同肉|痛彻髓|痛入髓|形消立|形销

❹ 冰肌玉|夺胎换|粉身碎|丰肌弱|钢筋铁|恨之入|积谗磨|积毁销|镌心铭|镂心刻|铭肌镂|奴颜媚|千金买|柔筋脆|柔情侠|伤筋动|生死肉|铄金毁|松形鹤|剔肤见|铜筋铁|痛切心|痛之入|脱胎换|颜筋柳|铮铮铁|冢中枯

骨gǔ

象形、会意字,甲骨文两根骨头平行,加一斜线,表示筋,成“N”形。金文只取其一根,或加一个表行走的意符彳、止。小篆上为骨之形,下为“肉”。古读wō。(参见《字源谈趣》154页)作偏旁生成的字很多。另读第一声(骨碌)、第三声(骨气)。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u
阴平:蓇(果实之类)
上声: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榾(短小的木头)
馉(面食品)

鹘(鹘突,同“糊涂”)
搰(掘也)
相关链接
“滑”,《说文》:“利也;骨声。”其音与wō有关。古又读为gǔ,与“汩”通,水流声。

骨(ɡǔ)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古忽切)
段玉裁注:“去肉为冎,在肉中为骨。”徐灏《注笺》:“戴氏侗曰‘从月,象形’,是也。骨肉相附丽,故骨从月而象形,上为骨节,下其支也。”
“骨”与“冎”本一字之分化。李孝定说:“契文不从肉,即象牛肩胛骨之形。即许书冎字,亦即骨之古文。”[1]战国包山楚简或作,仰天湖楚简或作,象骨肉相连的样子。也用为本义,如《望山楚简》1.39:“足骨疾。”覈通核,张舜徽云:“今语称梅李之实亦曰骨,骨与覈固无殊矣。本书覀部:‘覈,实也。’盖凡物之外柔脆而内坚实者,其坚实之部谓之覈,亦谓之骨耳。”[2]中医认为骨对人体起着支架的作用。由此引申为支撑物体的骨架,如“龙骨”、“伞骨”等。又可以引申为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媚骨”等。
骨部有二十四个属字。

(9画)
❶gū
❷gǔ

【提示】9画,第三笔是横折,横折的起笔与左边的竖笔相接; 旧字形10画,上面内部是一横、一竖,横与右边折笔相接。 下面的⺝,起笔是竖,不是竖撇。月,单独位于字下时,起笔竖撇改竖; 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骨gū

9画 骨部 
(1) 【骨朵】(—·duo)没有开放的花朵: 花~。
(2) 【骨碌】(—·lu)滚动: 一~爬起来。
 另见gǔ(132页)。


*骨gǔ

9画 骨部 
(1) 人和脊椎动物支撑身体的坚硬组织: ~头|~骼|肋~|软~|刻~铭心。
(2) 在物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或主干: ~干|钢~|龙~|扇~|主心~。
(3) 品质;气概: ~气|傲~|风~。
 另见gū(131页)。

骨()


古璽彙編1672,戰國
昜(陽)骨。
按: 用作人名。

古璽彙編3502,戰國
(坴—陸)骨。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3,戰國
(溺〔弱〕)蓳(筋)(柔)而捉固。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毁室—昭王與龔之𦞠3, 戰國
不幸(僕)之父之骨才(在)於此室之(階)下。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75,戰國至秦
鬬折脊項骨, 可(何)論?比折支(肢)。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骨肉之親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骨弱筋柔而握固。

張家山漢簡·脈書54,西漢
故骨痛如

上尊號碑,三國魏
則臣等之白骨既交横于曠野矣。

元崇業墓誌,北魏
英量高偉,風骨凝峭,端思出玄,談入妙沖。

元文墓誌,北魏
生而奇骨無雙,孩而日新月就。

段威墓誌,隋
玉山珠澤,孕寶含珍; 丹穴蘭池,奇毛駿骨。

爾朱敞墓誌,隋
猶夫丹穴方雛,六象之毛已别;赭汗未灑,千里之骨可知。

李璀墓誌,唐
應物與澣爲道術骨肉,加同寮跡親,祗感奉銘,以布其實。

楊高仁墓誌,唐
公天骨挺生,風神恬灑,智謀劎利,心識鏡明。
《説文》: “骨,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骨。 ”
欲明“骨”之結構, 當先説“冎”之造字意圖。 “冎”之甲骨文作“”, 正爲骨架之形。可知“冎”乃“骨”之初文。 “骨”字後出, 从肉从冎, 冎亦聲。戰國璽印文用作人名,餘則皆用本義。

☚ 骨部   骸 ☛

骨gǔ

战国以来的会意字。上象骨骼形,下从“月”即肉。单骨形不显,所以加肉旁(骨字上面的骨形旁西周初期已有,也可能是骨的本字)。“骨”指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如:脊椎骨。组词如:骨骼|骨节|骨干|骨肉。引申指像骨的东西。如:钢骨水泥。又组词有:骨朵|骨碌。都读阴平gū。其他如“骨头”等,仍读上声。

骨★常◎常


表意,小篆从肉从冎(ɡuǎ),冎象骨架形,隶定为“骨”。本义读ɡǔ,附在肉上的骨骼,引申为骨头、身体、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气质、内心深处等;又读ɡū,用于“骨朵”,没有开放的花朵。也叫花骨朵。
【辨析】
❶以“骨”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骨骼、身体部位等有关,如“骶、骼、髌、髋、髈(膀)、體(体)”。
❷在台湾,“骨”10画,上部中间是一短横、一短竖,不是右折笔。
❸用于“骨头”,台湾读ɡú。

(gǔ)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
【按】覈,音hé,《説文》“实也”,朱駿聲曰:“凡物包覆其外,堅實其中曰覈。”今常用“核”字。

*骨kwət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骨。(四篇下)
牛肩胛骨形,用以占卜問禍福。

☚ 祟   鬼 ☛
000012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