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德陵
熹宗惁皇帝朱由校 (1505—1627)的陵墓朱由校,光宗长子,母为王选侍。16岁即位,年号天启。初使东林党人主掌内阁,并诏复张居正原官 不久又宠信宦官魏忠贤,使掌司礼监并总督东厂。其乳母客氏又与魏朋比为奸,把持朝政。而熹宗终日引绳削墨,以做木工活自乐,小小年纪便大量饮用春药 “灵露饮”,恣情纵欲,年仅23岁就去世了。明代皇帝大多刚到中年便去世,熹宗则是享年最短的一位。德陵在永陵东北3里的潭子峪,又叫双锁山。陵西向,与昭、定二陵东西相对,是陵区中最东面的一座陵寝。由于建陵时已值明末,灾荒频仍,国库空虚,农民起义连年不断,因而建筑规模较小,但神路、碑亭、棱恩殿、明楼、宝城等主要建筑均齐备。据《昌平山水记》载: “自永陵碑亭前分,北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明楼) 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惁皇帝之陵’。树亡。殿楼门亭皆黄瓦。”其墓碑的龟趺上雕有佛教色彩的 “八宝”花纹。据《清史稿》记载,熹宗懿安张皇后在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城中时,缢死宫中。顺治六年 (1644) 五月,初入关的清廷将其葬入德陵。但也有传说,张皇后并没有自杀,而是被其同乡农民起义军将领李岩送回河南老家,德陵中只有朱由校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