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
孔子曰:‘天下有道。’
天(下)〔子〕亦豈敢以為己所可專,而加私意於其間哉?亦曰奉天理而已。
意見‘原壤夷俟’、‘子張問行’章。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不議,謂不得與聞國政,非謂禁之使勿言也。如陽虎之類,以庶人而與國政者也。
恐不如此。陽虎饋豚於孔子,蓋以大夫自處,非庶人也。蘇説之誤。答程允夫。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
言而當其可,非養之有素不能也。
聖人此言,只是戒人言語以(是)〔時〕[1],不可妄發,未説到此地位也。
‘言及之而不言’,當言之理不發也。
此語甚怪,為養之有素所牽而發耳。然若如此,則是自見不到,有隱於人矣。以上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
‘隱居求志,行義達道’,集注謂‘伊尹、太公之流可當之’,是也。顔子所造所得,二賢恐無以過之,而云‘亦庶乎此’,下語輕重抑揚處,疑若於顔子少貶者。若云:‘古之人有行之者,伊尹、太公之流是也,若顔子可以當之矣。然隱而未見,又不幸蚤死,故夫子言然。’不知可否?
當時正以事言,非論其德之淺深然也。語意之間,誠有如所論者,更俟詳之。答潘恭叔。
聖人之用舍行藏,非但求志、行義而已。且此章文勢斷續,或有闕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不必强為之説。答江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