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心的瓣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心的瓣膜

心的瓣膜

人心的瓣膜分为两类:一类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左、右房室瓣及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另一类是胚胎时期曾起过导血作用的下腔静脉瓣及冠状窦瓣。后者是胚胎发生时由静脉窦右侧瓣膜的下分形成。下腔静脉瓣可呈网状,有时不显著或缺如。房室瓣在形态上和功能上与纤维环、腱索、乳头肌不可分割,故总称为瓣膜装置 (图1)。
房室瓣
❶左房室瓣位于左房室口,附着于二尖瓣环,由前、后两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组成,又称二尖瓣。前瓣位于主动脉口的后方,瓣游离缘的中分略呈水平状,两侧则斜行;瓣膜平均高为20~22.4mm,平均宽为42.5mm;后瓣平均高为12.8~15.1mm,平均宽为51.2mm。后瓣约为前瓣高的2/3,但后瓣的宽度多数大于前瓣的宽度。因前瓣位于前内侧、后瓣位于后外侧,故瓣膜口呈右后至左前方的斜位。心室收缩,瓣膜关闭时,瓣膜间的裂隙呈凹向前内侧的半月状。瓣膜是折叠的双层心内膜,其间充以结缔组织纤维。靠近心房面的纤维多是弹性纤维; 靠近心室面的多是胶原纤维,用以增强瓣膜的强度和韧性。相邻两瓣膜近二尖瓣环处,其游离缘相互融合,称为连合:一个位于前外侧,称前外侧连合,约对向左腋前线; 一个位于后内侧,称后内侧连合,约对向脊柱右缘。正常成年人连合的平均高度为7~8mm,超过10mm 的多是病理现象。连合下方是乳头肌,起自乳头肌的腱索附着于相邻两个瓣膜的游离缘及瓣膜的心室面。前瓣心室面的腱索较靠近周缘,瓣膜的中间部呈光滑的三角区。当心室收缩时这一活动性较大的三角区可突向心房侧,有利于瓣膜的关闭。由于连合的存在,使二尖瓣的近端呈漏斗形,因此左房室口的周径虽有91.27mm左右,但二尖瓣的实际有效口则小于左房室口。肉眼观察,人心瓣膜通常并无肌和血管,但在二尖瓣前瓣偶尔可见心房肌明显越过瓣环到达瓣膜基部,在炎症的瓣膜也可出现血管。
❷右房室瓣,位于右房室口,基部附着于三尖瓣环,由3个瓣膜组成,称为三尖瓣,即前瓣、后瓣、隔瓣。各瓣的心房面光滑; 心室面因腱索的附着而粗糙,较细的腱索附着于瓣膜的游离缘,较粗的腱索附着于距游离缘3~6mm处。在前瓣与后瓣的基部,偶尔可见腱索呈肌性。这是由于腱索在胚胎发生时来源于原始心肌的肌梁系统,以后退变形成胶原组织的关系。瓣尖的腱索先形成,瓣基部的腱索形成较晚,任何退变过程的停滞都会使瓣膜基部的腱索呈现肌性的特点。
副瓣 有时在膜交界的连合处出现副瓣。识别副瓣的标准尚未一致。国内资料认为副瓣是指位于主瓣之间的小的瓣状突起,实际上它是主瓣的一个小分裂瓣。通常副瓣突出连接缘下方3mm左右。右房室瓣以4个主瓣为多见(约55.67%)。副瓣出现率约为50%。左房室瓣则由2个主瓣构成,副瓣出现率为36%。

心的瓣膜及其支架
1. 右冠状动脉 2. 三尖瓣环 3. 右纤维三角 4.三尖瓣 5. 二尖瓣环 6. 二尖瓣 7.左纤维三角 8. 左冠状动脉


半月瓣
❶肺动脉瓣由3个半月瓣组成。一前二后,附着于肺动脉瓣环。半月瓣是折叠的双层心内膜,其间含有少量纤维组织,瓣的游离缘与附着缘皆有腱性纤维加强,游离缘正中有一纤维成份增厚的小结,称半月瓣小结,一些腱性纤维从此小结放射至瓣膜的附着缘。结的两侧靠近游离缘处有一瓣膜狭窄区,则无腱性纤维,称为半月。半月瓣与肺动脉壁之间的间隙,称为肺动脉窦。
❷主动脉瓣亦包括3个半月瓣,一后二前,附着于主动脉环。主动脉瓣的形态、附着及组织结构与肺动脉瓣相似。但比肺动脉瓣大、厚、强。主动脉半月瓣的深度:后半月瓣平均为15.96mm,右前半月瓣为14.44mm,左前半月瓣为13.58mm。主动脉半月瓣游离缘的平均长度:右前半月瓣长31.94mm,后半月瓣30.82mm,左前半月瓣29.34mm。主动脉3个半月瓣的大小并不一致。
☚ 心壁和心内结构   心的血液供给 ☛
000001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