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淵】
‘問仁’章,小注覺軒蔡氏曰‘聖,性之也,謂哲人’止‘同歸’云云。
此説恐可疑。哲人果是性之之聖,則豈有誠之之工乎?且其意以為哲人、志士雖為克念、戰兢之别,而及其成功則同歸於一致矣。此非但文理艱晦,於動箴之義全不緊要矣。愚意則哲人、志士雖有大小生熟之别,要皆是顔曾以下人。所謂聖賢同歸者,人能造次克念而戰兢自持,則習與性成,與聖賢而同歸矣。
仲弓為季氏宰。
季氏,國賊也,夫子胡不責其不當仕,而只告以為政之道耶?如是,則後世之託身權貴以圖進取者,雖其不免於固必之過,而在他人以衆人望人之道,不必深責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