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提高已婚育龄夫妇的节育知识水平,切实掌握落实节育措施,真正做到有计划生育。一般讲,在婚育龄夫妇中掌握节育科学知识,采用节育措施的比例越高,生育率越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妇幼保健工作两者是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保护妇女健康,同时对妇幼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划生育技术政策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面广量大,决定和制订正确的技术政策很重要。各国计划生育技术政策受人口政策、道德观念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国家法律规定避孕药要根据医生处方经药房供应,节育器只允许医生放置,绝育需要法律手续。近十年来,随着人口问题的受到重视,计划生育技术政策和法律有放宽的趋向,如允许初级保健人员分发避孕药,没有医生处方亦可以从药房购买避孕药,允许经过训练的助产士、护士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有些国家对绝育仍采取禁止或限制的政策。对于人工流产,仍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使人工流产合法化,避免非法堕胎危害妇女生命健康;另一种意见仍认为人工流产是不道德的,不能允许的。
中国的计划生育技术政策随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政策的改变而改变。解放初期,在“人畜两旺”思想指导下,对生育采取鼓励的政策,只允许治病性流产,绝育有年龄及子女数的限制。五十年代后期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开始注意计划生育。 19
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后,逐步放宽了对人工流产和绝育的限制,宣传推广各种综合性避孕措施,提出了鼓励节育的政策。如国家免费供应各种避孕药具,免费进行节育手术,手术后休息作公假处理。广泛训练和发动基层卫生人员,开展节育技术指导,送药具上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专门的组织或专人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内容:
(1) 宣传普及节育科学知识: 发动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及各级医务人员,协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深入细致地宣传计划生育的意义和节育知识,设立计划生育咨询门诊。计划生育宣传指导要贯彻避孕为主的方针,通过宣传指导使群众掌握节育知识,实行有计划生育。要推广综合措施。避孕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开展技术指导时,要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向群众介绍,帮助每对夫妇,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以及家庭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避孕方法。如能使一对夫妇掌握几种方法,以便在不同情况下交替使用,扬长避短,更能提高避孕效果。对男女双方都要进行宣传指导。受孕、避孕与夫妇双方有关,必须双方密切配合。
(2) 节育手术质量管理:接受节育手术者都是健康人,又都是青壮年,必须重视手术质量,否则会影响受术者健康、工作和生产,亦会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十年来中国广大医务卫生人员完成了大量节育手术。据统计1971~1981年全国共完成五种节育手术(男、女绝育术,放环、取环术,人工流产)二亿余人次。手术量大面广,必须提高手术质量,防止手术并发症。手术质量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❶培训节育手术队伍,重点是帮助基层培训人员。所有节育技术人员需经过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培训,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方能从事手术,做到队伍专业化。经常采用多种形式,如组织手术观摩、经验介绍、业务讲座及专题复训等不断提高节育队伍的水平。
❷反复督促检查,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卫生部1964年制订并于1973年、1978年修订的节育手术常规是手术操作的准则,亦是提高手术质量的保证。要经常反复地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坚持术前体格检查,切实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坚持严密消毒和无菌操作; 坚持术中操作稳、准、轻、细;坚持术后观察和随访。
❸明确质量要求,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对各项手术要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如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要防止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和胎盘残留;男女绝育手术要防止切口感染、血肿及内脏损伤等。建立统一的手术登记本,随访卡及质量报表,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情况。各级医疗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的规章制度,如专人手术制度、术前术后宣教制度、术后随访制度、报表制度及奖励制度等。
❹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组织。全国有些省、市设立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作为该地区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有些省、市指定各级妇幼卫生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的计划生育手术质量管理工作。有不少地区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组,定期研究讨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手术质量方面的经验和问题,组织学术活动,指导提高本地区的业务工作质量。
(3) 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和并发症病人的管理: 节育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影响较大。除了注意重视手术质量,预防并发症外,对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要积极治疗。
节育手术并发症分为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两大类。常见的术中并发症有子宫穿孔,子宫颈裂伤,膀胱及肠道损伤以及麻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妊娠物残留(胎盘残留、妊娠继续)、感染、出血以及人工流产后宫腔或颈管粘连、闭经等。绝育手术后还可能发生一些晚期并发症,如女子绝育手术后的慢性盆腔炎、肠粘连、大网膜粘连、月经异常、神经官能症等。男子绝育手术后有痛性结节、副睾郁积、睾丸萎缩、性功能障碍及神经官能症等。对这些并发症应统一诊断标准,采取防治措施。并发症的发生常和手术者不认真执行常规以及受术者术前的思想情绪或术中不良刺激有关,因此特别要强调注意预防。晚期并发症比较复杂,应组织会诊进行鉴定,注意分析并发症与计划生育手术的关系,分析病人的精神状态、环境影响、经济生活和晚期并发症的关系;发病日期和诱因关系; 分析手术前后的健康情况。晚期并发症处理过程长,要有专册登记,并会同计划生育部门加强管理,妥善处理。
(4) 调查研究(包括临床科研):为了改进和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水平,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部门一方面要经常向科研及生产部门反映群众对各种药具的要求,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节育药具和措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数据。要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好以下二方面的临床科研:
❶长期安全性观察。如避孕药对人体健康和子代影响,宫内节育器放置年限的观察等。
❷新研制或改进的药具的临床实验及现场观察。如各类新的避孕药,各种新品种的宫内节育器,抗早孕的药物以及绝育方法的改进等。要有计划地针对存在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指导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