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此卷言治道。孟子言治道,大要以行仁政、順民心為務,即大學‘絜矩之道’也,而其意則二帝三王之遺意也,其法則二帝三王之遺制也。世之人君苟能行此,則二帝三王之治斯致之矣。今聚七中篇凡係治道者為此卷。為人君者,不可不以〔此〕治其民;為人臣者,不可不以此事其君也。
堯以天下與舜,有諸?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民為貴,社稷次之。
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仁則榮,不仁則辱。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
天時不如地利。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
規矩,方圓之至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不仁者可與言哉?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望之不似人君。周室班爵禄如之何?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
君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食而不愛,豕交之也。恭者不侮人。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滕文公問為國。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寡人願安承教。易其田疇,薄其税歛。
伯夷避紂。二老〔者〕,天下之大老。
伯夷避紂。仁人以為己歸。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征。’
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有布縷之征。
諸侯之寶三。以佚道使民。
不信仁賢,則國空虚。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賢者以其昭昭。子産聽鄭國之政。
丹之治水愈於禹。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
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
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莊暴曰:‘王語暴以好樂。’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交鄰國有道乎?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宫。人皆謂我毁明堂。
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有人曰:‘我善為陳。’大罪也。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春秋無義戰。
晉國,天下莫强,叟之所知也。
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
有司死者三十三人,民莫之死。
沈同以其私問燕可伐。齊人伐燕,勝之。
齊人伐燕,取之。燕人畔,王甚慚。
滕,小國也,間於齊楚。齊人將築薛,吾甚恐。
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