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處處(处)Chǔ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上声之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亦皆音chǔ。《姓氏考略》其注源:
❶其引 《风俗通》 云:“汉有北海太守处兴,盖处子之后。”
❷其引 《路史》云: “ ‘伯益之后有处氏’。望出颍川、沛国。” (按:郑樵亦注: “ 《汉书·艺文志》 ‘赵有辨士处子’。” 伯益,亦作伯翳,嬴姓之祖,亦赵姓之祖。所谓 “伯益之后”者,其指“赵”之“辨士处子”耶?)
《中国姓氏大全》 音chù,其注云: “罕见姓 (不念chǔ),但南北皆有。” 姑兼收。
汉代有处兴; 晋代有处穆。


處處(处)Chù

《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罕见姓。(不念chǔ),但南北皆有。” 《郑通志·氏族略》则音“上声”,《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等亦音chǔ,详见“处”(chǔ)条。

1.chǔ ❶居住。孔臧《諫格虎賦》:“國亂民散,君誰與處。”張衡《西京賦》:“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
❷止,留。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
❸不出仕。見“處士”條。
❹對待,安排。枚乘《七發》:“穱麥服處,躁中煩外。”邊讓《章華臺賦》:“君明哲以知人,官隨任而處能。”
❺處女。崔駰《達旨》:“非不欲室也,惡登墻而摟處。”
2.chù ❶地方,場所。張衡《西京賦》:“次有天祿、石渠,校文之處。”
❷量詞,一個處所稱一處。司馬相如《上林賦》:“若此者數百千處。”

“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处”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處、䖏、処ㄔㄨˇ;ㄔㄨˋchǔ; chù1348合伙儿。江淮官话。江苏涟水〖〗。擦。晋语。山西忻州〖〗。把黑板上的字~咾!古代妇女会面时行半跪礼。吴语。江苏苏州。清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上之一引明方以智《通雅》四九:「妇人相见半跪为礼曰踽,此吴门方语耳。或谓之~。」(表方位的)里,上。粤语。广东广州〖〗。水井~井里‖台~桌上。独幕剧《血的教训》:「你响税局~在税局里做左五六年咯,介绍个人去都唔得?」家;房子。吴语。浙江泰顺〖〗。闽语。广东潮州。《潮州民歌》十八:「俺~家好兄无好嫂,日日久久打小郎。」这儿。粤语。广东广州〖〗。边个喺~谁在这儿?所。中原官话。山东枣庄〖〗。一~房子。晋语。山西离石〖〗。一~院子。人的心情忧愁紧张。中原官话。甘肃南部。

處处

(12次) 居止;处在。余~幽篁兮终不见天《歌·山》 鬿堆焉~《天》 幽独~乎山中《章·涉》 牉独~此异域 路远~幽《章·抽》 玄文~幽兮《章·怀》 命则~幽吾将罢兮《章·思》 ~雌蜺之标颠《章·悲》 悲忧穷戚兮独~廓《辩·二》 ~浊世而显荣兮《辩·六》 居~愁以隐约兮 ~卓卓而日远兮《哀》
另见〔不處〕〔何處〕〔寄處〕〔窮處〕〔私處〕〔燕處〕〔穴處〕〔隐處〕〔自處〕
另见chu


處处

(1次) 止 此指停止一地待机而动的从猎者。步及骤~兮《魂》
另见[樂處]
另见chu

❶居也。《詩經·小雅·采薇》:“王事靡鹽,不遑啓處。” 鄭玄箋:“處,猶居也。” 《儀禮·既夕禮》:“士處適寢,寢東首於北墉下。” 鄭玄注: “今文處爲居。”《禮記·檀弓下》:“謂子路曰:何以處我?”鄭玄注: “處,猶居也。”
❷猶“留” 也。《禮記·射義》:“蓋去者半,處者半。” 鄭玄注: “處,猶留也。”

CC8E
(一)chu与“处”同。
(二)chu与“处”同。

處chǔ,chù

C180
“处”的繁体。

〖處〗

(一)粵 cyu5〔柱〕普 chǔ

❶ 停留。許慎《說文解字》:「〜,止也。」孫武《孫子兵法.軍爭》:「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
❷處於,位處,有成語「設身 〜地」。蘇洵《六國論》:「且燕、趙〜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❸ 相處,居住。《論語.子路》:「居〜恭。」(生活要謙恭。)
❹ 處理,應付。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將軍量力而〜之。」

(二)粵 cyu3〔翠恕切〕普 chù

處所,地點,位置。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

處,金文作,小篆作,或體作
从人从几,以人伏几或倚几會意,表示蹲踞、居處、止息之義,并以 “虎” 的省形 “虍”作聲符。人形中的 “止” 後來訛變作 “女”形。小篆第一字形从尸从几,隸定作 “凥”,本當是戰國金文字,後世作“踞”,又通作“居”,由蹲踞義又引申爲居處之義。“踞” “居”并从古聲,“處”从虎聲,“古”“虎”音近。小篆第二字形从夂从几,隸定作 “処”。“尸” “夂” 均爲 “人” 字的變形。從字形演變歷史看,“凥” “処” 當是 “處”省聲符後而形稍訛變的字形。提示: 今簡體字 “处”之所从 “卜”形,當爲古 “処”字所从之 “几”形之變,而此變緣於書寫。啓功有言: “字是寫出來的。”看似廢話,却宣示了一個顛仆不破的真理。“處”字的種種形變 (包括下文楚、秦文字的形變),“得”字的種種形變 (見062.得字條),多半都緣自書寫。將此理論用於文字形體演變研究,可得 “思過半”之功。本書於此多有揭示,讀者幸留意及之。“處”的本義是蹲踞、居處、止息,引申則有安頓、委任、處置、决斷、懲罰等義,今音皆讀上聲。今音讀去聲者則表示所在處所、所在時刻、所在境况等。銘文多用居處義。
楚簡帛文作,省聲符“虍”,隸定作“凥”。秦簡牘文作,聲符“虍”下“册”字形實是“処”的形變,故後世有異體 “處”字。

處()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才(在)(微)霝處。
按: 从人(下加趾形)从几,虍聲。

臣諫簋,殷周金文集成4237,西周中期
𢓊令臣□□□□亞旅處于軝。
按: 聲符“虎”省形。

曶鼎,殷周金文集成2838,西周中期
尗尚(當)卑(俾)處氒邑。
按: 聲符“虎”增繁,象虎形。

𤼈鐘, 殷周金文集成252, 西周中期
武王則令周公舍㝢(宇)(以)五十頌處。

井人𡚬鐘, 殷周金文集成109, 西周晚期
疐處。

㝬鐘, 殷周金文集成260, 西周晚期
南或(國)𠬝(子)敢臽(陷)處我土。
按: 省“几” 。

姑發反劍, 殷周金文集成11718,春秋晚期
余處江之陽。
按: 字形省“止”。

𧊒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4, 戰國早期
不能寍(寧)處。
按:構件“止”訛作“”,象“女”形。如中山王鼎“女”作“”。

魚鼎匕,殷周金文集成980,戰國
母(毋)處其所。
按:構件“止”訛作“”,象“女”形。如毛公鼎“女”作“”。

古璽彙編1726,戰國
專處。

古璽彙編414,戰國
王處。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22,戰國至秦
甲有完城旦罪,未斷,今甲癘,問甲可(何)以論?當遷癘所處之。
按: 構件“処”訛變爲兩個“夊”。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臣以(已)好處於齊。
按: 字形下兩“夊”訛誤作 “匆”形。

張家山漢簡·脈書24,西漢
心惕然欲獨閉户牖而處。

居延新簡EPT20.8,西漢
譚踵知罪區處黨來拘校兵物官見吏。

漢印文字徵
陳處私印。

漢印文字徵
處羊舌。

漢印文字徵
處長荼。

漢印文字徵
戎處私印。

尉氏令鄭季宣碑,東漢
尉氏故吏處士人名。
按: 構件“止”在右下,左側殘缺。

郙閣頌,東漢
惟斯析里,處漢之右。
按: 構件“虍”省簡。

雙流楊子輿崖墓題記,東漢
藍田令楊子輿所處穴。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振華處實,畼遐聲矣。
按: 構件“虍”訛作“雨”。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舉衡以處事,清身以厲時。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或在安定,或處武都。

鮑寄神坐,三國魏
魏故處士陳郡鮑寄之神坐。

成晃墓誌,晉
晉故處士成君之碑。

劉韜墓誌,晉
君諱韜,字泰伯,叔孝處士君之元子也。

元顯儁墓誌蓋,北魏
魏故處士元君墓誌。

元寧墓誌,北魏
陽沙練玉,處闇明輝。

馬都愛造像記,東魏
所生之處。
按: 字形省“几”。

元湛墓誌,東魏
及居顯處,爰拜青門。

高淯墓誌,北齊
納陰陽之和,處剛柔之正。

□德造像記,北齊
侍處後願家口。
《説文》: “処, 止也。 得几而止。 从几从夊。 , 処或从虍聲。 ”
“處”字金文从人(加趾形)从几,虍聲。西周金文或省“几” 。春秋金文或省趾形。戰國金文趾形訛變似“女”。古璽文字省人、省趾形。小篆乃省虍符之變。隸變省人, 趾形寫作“夊”, 虍聲, 即《説文》或體。 秦簡“夊”、 “几”連寫, 訛變類“匆”形。漢碑文字“虍”或訛作“雨”。楷字傳承秦簡字形,又多省“几”,“虍”形體多變異。

☚ 凥   且部 ☛
000046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