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千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英千里1901—1969北京(一作宛平)人 英千里
英千里英氏父子英俊才 程 华 团结报1987年7月25日 英千里1900——1969名驥良,字千里,聖名依納爵,祖籍北京,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生於上海。13歲赴歐留學。1924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歸國後,參與籌備輔仁大學。1927年後任輔仁大學秘書長及西洋語文學系教授達20年,其間並曾講學于北京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1938年被羅馬教廷授爲爵士。1939年春沈兼士等發起組織“炎社”,聯絡師生,不與僞校合作; 嗣改稱華北文教協會,任總幹事。194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2年夏,任北平市黨部書記長兼代主委職務; 同年底,被日僞逮捕入獄,次年4月獲釋,1944年3月復遭日僞逮捕,被處徒刑15年。抗戰勝利後,始獲釋放; 同年9月,任北平市教育局局長。1947年8月,轉任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專門委員;1948年2月,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並兼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廠長; 同年9月辭本兼各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去臺灣,任臺灣大學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62年任輔仁大學副校長,後改任顧問。1968年辭臺大外文系主任,仍在臺大、輔大、淡江等校任教。1969年10月8日逝世。終年69歲。編有《新標準初中英語》、《新標準高中英語》、《高級英文法》、《英漢四用辭典補編》、《英氏初級英文法》、《最新高級英文法》、《英氏實用文法》、《最新英漢字典》等。 英千里1900—1969原名骥良。英华之长子。满族。192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致力于哲学、逻辑学的研究。精通英、法、拉丁、西班牙等四种外文。学成回国后协助父亲筹办辅仁大学。任该校秘书长。1932年被聘为辅仁大学西语系主任,同时兼各系选修之逻辑学教授。日寇占领北平期间,参与组织爱国团体“炎社”,任书记长。被日寇逮捕,施以酷刑,判十五年监禁。日寇投降后任北平市教育局长和南京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去台湾。主持台大外文系。1962年被聘为台湾辅仁大学副校长,后任顾问。1969年死于肺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