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外伤后头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外伤后头痛

外伤后头痛

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成因复杂多样。损伤急性期由于颅内外痛觉敏感组织受损,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或继发感染以及颅内压增高等,常有头痛,伤情好转后可逐渐恢复。但约30~95%伤员头痛可持续至外伤后期,或在后期方始发生。通称的外伤后(性)头痛,即指此种后期头痛。大多数患者头痛同时还有脑外伤后综合征表现,其头痛多呈精神性或肌收缩性特点。但头痛也可由各种颅内并发症引起,或表现为各种特殊类型的发作。前者常见的病因可有:慢性颅内血肿,如一组11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约5%患者以头痛为其唯一主要症状;位于大脑半球的脑蛛网膜炎,可有限局性头痛,头位改变时常有加重;位干视交叉池者可有前头部及眶后疼痛。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后迟发性颅内压增高、低颅压综合征、正压性脑积水、迟发性脑脓肿、颅内积气、外伤后动脉瘤以及外伤后头痛型癫痫等,也均可以不同机理产生头痛。特殊类型的头痛发作可表现为:
❶偏头痛样发作:可为眼型或普通型表现。伤前无偏头痛史及家族史,部分病例伤后有昏厥、眩晕等病史以及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反射减退、咽反射消失、调视辐辏障碍、位置性眼球震颤等,提示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可能与发病有关,并有别于真性偏头痛。
❷颈性偏头痛: 系颈椎受损引起。也可有上述轻微脑干损害体征。
❸丛集性头痛:可在伤后当天或不久发病,可能为岩大浅神经或蝶颚神经节受损引起。
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头痛: 头痛发作同时常伴有眩晕、耳鸣、视物不清、复视或视物变形等一过性脑干缺血症状,恒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颈椎多有轻度错位。系颈椎损伤累及椎动脉供血障碍,致使颅外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
❺头皮血肿瘢痕诱发的头痛: 搏动性头痛位于血肿或瘢痕附近,每次发作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触摸瘢痕可诱发发作。多系局部血管受损而致舒缩功能失调所致。
❻植物神经失调性头痛: 较少见。为突发一侧剧烈头痛伴该侧瞳孔散大和颜面大汗,每次发作约8~12小时,头痛缓解后继有该侧霍纳征,系由外伤累及颈部交感神经引起。除上述各类型外,不少伤员仅有时轻时重或阵发性的颞部搏动性头痛,但无特异的伴随症状。血管运动中枢或局部血管受损均有可能为其发病机理。
❼颅表神经痛性头痛:多在伤后不久发生。眶上神经、滑车神经因部位表浅,常因直接受伤或因头皮瘢痕、血肿、异物压迫引起疼痛。枕神经、耳神经除可直接受伤或受瘢痕、血肿压迫外,还可因颈神经根受损或颈肌痉挛的压迫引起疼痛,远较前头部神经痛多见。少数在枕神经痛同时,同侧前头部或颜面也呈现灼痛或电击样痛,并有三叉神经(主要是第一支分布区)的感觉减退,称“枕-三叉神经综合征”,系因疼痛冲动通过颈丛的皮支向前部扩散,以及上颈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脊束在髓内的联系引起。此外,头皮血肿、瘢痕或异物附近也可发生神经末梢支的神经痛,压迫局部也可诱发。
治疗应针对头痛的类型及其产生机理进行。对血管性头痛平时尚宜使用血管扩张剂及活血化瘀中药或其单方制剂如丹参、川芎等进行防治;对有颈椎损伤者应加用颈椎牵引,并佐以安定、安坦等肌肉松弛剂;对头皮瘢痕、异物引起者应予手术切除,或局部使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封闭; 植物神经失调性头痛发作时可作颈动脉周围普鲁卡因封闭,平时可每日口服心得安60~120mg预防。

☚ 头痛   眩晕 ☛
000093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