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聂士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聂士成?—1900安徽合肥人 聂士成?—1900清末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出身武童。初入袁甲三部,参加过镇压捻军和太平军,累升至提督。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起,率军渡海守台湾,屡挫法军。后统庆军,驻旅顺。1891年,镇压热河朝阳金丹教起义。次年任太原镇总兵。1894年随叶志超率部赴朝镇压东学党起义。后因日军故意挑衅,率部在牙山成欢驿击败日军,旋以寡不敌众退平壤。十月,奉命扼守辽东大高岭一带,抗击日军十余日,以功授直隶提督,收复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1898年任北洋武卫军前军统领。1900年,参与镇压义和团。同年在抗击八国联军中,阵亡于天津八里台。著有《东游记程》,对东三省的山川要隘形胜,均以西法绘图立说。另有《东征日记》等。 聂士成
聂士成?—1900清末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1862年)入淮军,任把总,后参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升为总兵。光绪十年(1884年)在中法战争中率淮军千余名渡海守台湾,屡挫法军。光绪十七年(1891年)派兵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起义。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扼守辽东大高岭,在当地人民配合下,抗击日寇,先后收复连山关、分水岭等处,击毙日将富刚三造,升直隶提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率武卫前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九月十二日(7月8日)炮击天津租界,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次日,在天津八里台之战中奋力抗战,身受重伤,仍督军苦战,后又“身中数炮,腹裂肠出”,以身殉职。著有《东游记程》等书。 聂士成 聂士成?—1900Nieshicheng淮军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生年不详。武童出身。1862年(清同治元年)投身淮军,随袁甲三、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总兵。1868年,参与镇压西捻军后,升为提督。1884年,率淮军千余名赴台湾,参与抗法。1891年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和在理教起义。1893—1894年间,赴东北三省察看边境,著《东游记程》一书。1894年,应朝鲜政府邀请,随提督叶志超率军赴朝抗日。7月,所部前锋在牙山成欢驿击败日军。日军旋大队来攻,随叶志超突围至平壤。后撤回国内,扼守辽东摩天岭,大量杀伤日军,以战功升任直隶提督。又先后夺回连山关、分水岭等处。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后,奉命率军守卫天津。7月9日,侵略军大队来攻,力战三小时,他负伤多处,仍持刀督战,后在八里台中炮阵亡。还著有《东征日记》。 ☚ 戊戌六君子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聂士成?~1900清末淮军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初以武童投团练大臣袁甲三部,后改隶淮军刘铭传部。以镇压太平军、捻军功累升至记名提督。中法战争爆发后,主动请求率军千人(一说850人)渡台参战。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太原镇总兵。次年,请准踏勘东北边陲山川险要,历时8个月,行程2万余里,编成《东游纪程》。二十六年夏,八国联军侵华,率军保卫天津,会同义和团对天津租界三面进攻。七月九日,联军出租界西南侧,绕攻聂部跑马厂、八里台阵地,在同敌激战中身亡。著有《东游纪程》、 《东征日记》。 聂士成 聂士成约1841~1900字功亭。清合肥岗集(今属长丰县)人。初以武童投袁甲三部,1862年入淮军刘铭传部,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迁副将、总兵、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率所部渡海守卫台湾,屡战却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曾赴朝鲜抗击日军,并以扼守辽东大高岭功,升直隶提督。战后驻天津芦台,以所部30营编为武卫前军。1900年春,在直隶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进犯,回师天津,7月9日在八里台守卫战中壮烈殉国,后人曾立碑命名“聂公桥”以纪念。著有《东游纪程》、 《东征日记》等。 ☚ 陆遐龄 倪映典 ☛ 聂士成 聂士成约1841—1900字功亭,祖籍合肥,后迁居宣城。出身农民家庭。1862年参加清军,曾随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屡获战功,升为总兵、提督。1883年中法战争起,1885年初,请缨渡海,赴台重挫法军并将其赶出台湾。年底返回北洋,统领淮军,驻守旅顺。1891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次年授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治军,并曾到东三省巡边。著有《东游纪程》,对研究东北军事地理有重要价值。1894年随直隶总督叶志超率兵赴朝抗日。战败,退守辽东,在摩天岭(又名大高岭)智胜日军,击毙日将富刚三造,收复连山关,授直隶提督,委以守卫京师重任。1898年北洋创立武卫军,改所部三十营为前军。1900年,一面镇压义和团,一面抗击八国联军,在八里台与八国联军激战中殉国。 ☚ 吴汝纶 姜桂题 ☛ 聂士成?—1900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1862年(清同治元年)投身淮军,为把总,后升至副将、总兵。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期间,率淮军千余名渡海赴台湾,屡战法军。后奉命调参与镇压热河金丹道起义、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 日本借镇压东学党起义挑起中日战争,在抵抗日军入侵的辽东战役中,率兵扼守大高岭一带,并夺回失地,击毙日将领富刚三造,功升直隶提督。1900年参加镇压义和团。同年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后,率军守卫天津,战斗中虽负伤多处仍挥刀督战,后在八里台中炮阵亡。著有《东征日记》、《东流记程》、《东游记程》等。 聂士成?—1900清末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随淮军将领刘铭传在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地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84年中法战争时,率军渡海守台湾,屡败法军。后还北洋,驻旅顺。1892年统芦台淮练诸军。次年授太原总兵,仍驻芦台。1894年6月,随叶志超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撤辽东,扼守大高岭,攻克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授直隶提督。1900年在天津八里台与八国联军激战中牲牺。 聂士成?—1900字功亭。清末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初从袁甲三镇压捻军,同治元年(1862)改隶淮军,从刘铭传在江、浙、闽、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七年擢为提督。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期间,率军渡海守台湾基隆,屡挫法军。十七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次年授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治军。曾单骑出巡,历东三省边陲,著《东游纪程》一书。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随叶志超率军赴朝。六月(7月)在成欢驿与日军激战,后退驻平壤。九月(10月)奉命扼守辽东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以功授直隶提督。甲午战后还驻芦台。二十四年所部三十营编为荣禄所辖武卫前军。二十六年在直隶(河北)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后,率军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六月十三日(7月9日)在八里台战斗中阵亡。著有《东征日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