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免疫病理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研究因免疫功能异常致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病理变化的学科。属免疫学和病理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已成为病理学一个分支。免疫性疾病在家畜中最常见的为变态反应病,此外还有免疫缺陷病、免疫复合物病和自身免疫病。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系免疫学与病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分支科学。是用免疫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免疫性疾病和病态的免疫反应。从而了解免疫异常时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各种病理变化,进而对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在免疫与医疗中有重要意义。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由免疫反应或过敏反应引起的疾病。目前应用免疫学原理进行组织或细胞内含有抗原成分的检测,如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也往往包括在免疫病理学的范畴。 免疫病理学 免疫病理学免疫病理学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的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以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免疫反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表1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类型和机理
表2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反应或与免疫反应相关的病变,通常有以下几种:1.免疫荧光法: 由Coons(1941)首先应用,其原理是以荧光素标记抗体,通过对组织切片(低温冰冻切片或低温石蜡切片)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检定抗原的性质及其存在的部位。此法具有免疫学的特异性和组织学定位的精确性,目前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成为医学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此法方法简便。缺点是标本不能保存,必须以照片记录。 2. 免疫过氧化物酶法: 6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原理相似,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在第一抗体上(直接法)、第二抗体上(间接法),或第三抗体上(桥联法)。然后用底物(联苯胺及过氧化氢)进行显色。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和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免疫过氧化物酶法可用于回顾性研究,标本也可长期保存。3. 放射免疫标记自显影法: 此法的原理与上述两种标记法相似,只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标记物,组织上的免疫沉淀物借乳胶来显影,用γ计数器或内烁仪来测定。此法灵敏度高,定位精确,不仅能定性兼可作定量测定。但须防护放射性同位素对人的伤害和环境污染,同位素半衰期影响试剂和标本,两者均不能长期保存。4. 免疫电镜法: 免疫电镜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对抗原定位的方法。首创此法的是Singer (1959),他发现铁蛋白能与抗体结合而不影响其免疫学特性,且因铁蛋白含铁,有足够电子密度,形成的铁蛋白抗体复合物很易在电镜下识别。自1959年应用以来,已在病毒、真菌、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腹水癌细胞等表面抗原的定位研究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铁蛋白的分子量大(690,000),难以进入细胞,故只适于细胞表面抗原定位。近年来已找到一些分子量小并适合于免疫电镜的标志物,如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量40,000),肌红蛋白(分子量17,000),细胞色素C(分子量12,000)等。其中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应用得最为广泛,现已发展成为免疫酶标技术。 酶可以作为抗体标志物,利用双功能试剂或免疫化学方法,把抗体和酶结合起来,结合物仍保持着抗体的特异性和酶的活性,能与相应组织或细胞内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通过相应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酶的存在,反应产物是电子致密物质,故可于电镜下观察。目前此法主要应用于微生物学、病毒学和肿瘤病理学的研究,以及对组织抗原的定位和蛋白质合成的研究等。 ☚ 比较病理学 遗传病理学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