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悦燫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悦燫墓古墓葬,四川省目前已发现的明朝墓中最大的一座。在成都市北郊凤凰山。1970年发掘。据 《明史》 记载: 朱椿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封蜀献王,洪武二十三年 (1390年) 就藩成都。其长子朱悦燫,生于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卒于永乐七年 (1409年) 六月,生前未封王,谥号悼庄世子,次年八月葬于凤凰山。墓室仿蜀王府建造,全用石料砌成,长34.7米,顶高2米,由大门、正门、正庭、中庭、后殿、中室组成。在仿木结构建筑上,全部用琉璃瓦构件,石雕精细,涂抹刷金。墓室大门象征皇室正门,代表王府宫殿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正庭,左、右两厢代表正殿两庭院的左、右偏殿。正殿为重檐建筑,庑庭式,甚为华丽。正殿之后为中庭,中建圆殿,两庑也有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墓中石雕香炉、须弥座、次门和家具上的装饰雕刻都是石雕精品。以象辂为中心的500多个釉陶武俑、乐俑、侍俑编成仪仗俑群,形制、服色以及所执的仪仗都与明朝亲王仪仗制度及衣冠制度相符合。造型奇异,形象逼真,编成队列,似欲耀武于地下。还出土有玉、铁制品等殉葬物和木质谥册、谥宝等。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悦燫墓 朱悦燫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蜀王陵的组成部分。位于北郊5.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为明代蜀献王朱椿的长子朱悦燫(1388—1409)之墓陵。此墓模拟蜀王府建造,全用石料砌成,规模巨大,装饰华丽,宛如地下宫殿。墓后及两侧,岗峦拱卫,视若屏障。墓室全长34.7米,顶高2米,为仿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琉璃制品,石雕精细,涂朱刷金,显得十分华丽庄重。墓室大门象征王城正门,二门代表王宫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正庭,左右两厢犹偏殿。正殿为庑庭式重檐建筑,其后为中庭,内建圆殿,两庑亦有左右偏殿。后殿为寝殿,中室置放棺椁,上为盝顶平闇,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又模拟王宫寝殿设帐。此墓于1970年发掘,墓中有石雕香炉、须弥座、欢门,以及家具上的装饰雕刻,均为明初石刻精品。以象辂为中心的500多个釉陶俑群,按其身份与服饰不同,可分为武士俑、乐俑、侍俑、仪仗俑、文官俑五种。出土文物尚有玉、铁制品等殉葬物和木质谥册、谥宝等。此墓为研究明代初期的陵寝建制、衣冠制度、建筑史、雕刻艺术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孟知祥墓 朱友壎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